青岛足球的老将情怀:衣锦还乡者众,老当益壮者寡,乡情浓浓可嘉,力不从心可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两首《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晚年辞官还乡之时所作,诗中既有久居他乡的悲伤之情,也有久别还乡的亲切之感,同时也有对岁月沧桑、生活变迁及物是人非的感慨,对于许多青岛籍老将和在青岛成长起来的老将来说,在职业生涯的末期回到岛城或许还没有贺知章那样多的感怀,毕竟贺知章回乡时已达耄耋之年,一般称作老将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也就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年纪,但在中国足坛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在金元足球将中超联赛推向高峰之后面临急转直下的此时此刻,相信这些已经回家和即将还乡的球员们也会别有一番感悟,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吃“青春饭”的球员纵使曾经所向披靡于疆场,却终究逃不过英雄迟暮空余哀。
Part 1 衣锦还乡者众,老当益壮者寡。
青岛黄海的前身青岛海牛(新海牛)从成立到冲进中甲赛场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当时便有刘清、李凯和马兴煜等人回乡效力,当然那时的他们还算不上老将,只是漂泊在外并不得志,之后的六年中甲经历,黄海也在不断回收青岛籍或者岛城培养的球员,14年马龙和曲波加盟,15年高翔和刘佳燊回家,16赛季让“青岛瓦尔迪”刘龙踢上职业联赛,17赛季姚江山还乡,18年和19年占用了两次转会名额的王栋更是成为球队冲超功臣,进入中超之后也没停下来,刘震理、王建文、邹正和朱建荣等岛城骄傲为中超一年级的保级战役立下汗马功劳,而如今刘健也在跟随黄海试训。
并非只有黄海喜欢回收老将,看看中能上赛季的名单,刘龙从黄海加盟,姜宁漂泊近十载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宋博同样也是离开又回归,新赛季王栋可能也要加盟,中创恒泰同样如此,先后效力过黄海和中能的老将李凯入队,队中还有孙江山、李林峰和金平等中能系老将,红狮的老将代表则是退役后又复出的中能旧将史汉军,岛城的四支职业队都不乏80后,不过这也间接证明那个时代岛城青训的成果,已经消失十余年的青岛海利丰仍未被遗忘,除了那臭名昭着的“吊射门”之外,海利丰青训的成果如今依然活跃在中国足坛,而且是两名现役国脚。
无论是曾经的国脚球星,还是漂泊他乡的普通球员,回家后都会感受到浓浓的乡情,岛城球迷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他们回归,不要像当年的宿、郝、李等人踢得成世界杯,却从未为家乡球队效力,现在回来的他们可以说是衣锦还乡,王栋和姜宁都曾是国脚级别的球星,王栋帮助黄海冲超后已经逐渐无法进入比赛名单,姜宁重回中能后也未能帮助老东家冲上中甲,时间的推移让这些老将逐渐在赛场上力不从心,纵使是郑智这位中国足坛近二十年最优秀的球员也逃不过廉颇老矣的一声叹息,当90后都已经迈过而立之年的门槛而进入老将行列,岛城足坛的80后们即将逐渐谢幕。
Part 2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俗话说得好:“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一些非青岛籍的球员同样在为岛城球队尽心尽力,黄海的杨宇和巴力,正在随队试训的刘健和即将随队试训的朱挺及朱晓刚,传说中的孙世林或者秦升,加上一众青岛籍老将,难怪许多球迷调侃中性名应改为青岛石老人队,十名老将加上一名U23球员凑成*发阵容,也算是实至名归,而在中甲赛场时的所谓传控便是建立在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将脚下,可来到中超赛场把节奏提起来踢,高下立判。
以黄海的资金实力的确难以在金元足球时代吸引当打之年的足坛悍将和潜力新星,其他三支中乙俱乐部亦然,中能将为数不多的中生代精英都卖走换成了真金白银,而钟义浩和王子铭则都如愿加盟中超豪门,虽不能在京城和羊城担任主力,却也是重要的轮换球员且身价不菲,按照这样的步骤走下去,他们也会重走前辈们的老路,把职业生涯较好的时光留给提供待遇更好的俱乐部和城市,在职业生涯走下坡路之后回到家乡发挥余热,这也不仅仅体现在足球行业,青岛市的综合实力正在被大城市越甩越远,满足于山东省靠前的地位注定停滞不前,何况省内还有一个被偏心的“太子”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靠前的位置。
当走在职业生涯下坡路上的于大宝、郑龙、王永珀、徐洋、马兴煜和姜至鹏等人都还在完成自己的大合同并无回归之意时,我们既不能奢望李磊、钟义浩、刘洋、刘军帅和王子铭这样的中生代回家,也不可能等来像谭凯元那样的超新星为岛城球队披甲上阵,中能的孙锡鹏所有权属于申花,属于回家放个“探亲假”,或者这几支球队还都需要老将起到点“传帮带”作用,但想发力就需要自己的青训能够硕果累累,当然有实力的俱乐部还会来“摘果子”,所以岛城俱乐部的财力如何还是关键因素,即使金元时代过去也不代表“穷人”翻身,“穷人”只能靠情怀招来难舍乡情的老将,却不能让足球城重新崛起。
Part 3 乡情浓浓可嘉,力不从心可叹。
王栋,国奥的罪臣,长春的功勋,在重庆焕发“第二春”,在天津惨遭“滑铁卢”,回到家乡两年帮助黄海成功冲超,却也引起很多人的不满,有人说他是“球霸”,有人说他把乔迪赶走,有人说他和外援对立,有人说他和队友打架,种种传说毕竟都是传说,在此不予置评,只想说曾经中国足坛的所谓“球霸”,比如范志毅、李玮峰、郑智和郜林等等,在不同的角度看,他们其实是“球痴”,王栋回到岛城所得到的待遇一定是职业生涯成名后的低点,但乡情使他选择了回家,至少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至少他让青岛重回中超城市行列也应得到掌声,已近不惑之年,场上力不从心,叹息之余应有祝福。
姜宁,现在回头来看他的每一步走得的堪称完美,11年加盟冲进中超的恒大联赛夺冠,13年加盟富力成为主力锋将,16年又加盟华夏冲锋陷阵,这三家俱乐部都是金元时代的典型代表,姜宁自己的职业生涯拿到了几乎最完美的合同,还记得04年18岁时的姜宁吗?那个初出茅庐便能斩获进球的少年,那个后来遗憾未能留洋的希望之星,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回到中能后的姜宁已经失去了往日犀利的突破,作为中场核心没能帮助老东家冲甲,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唤奈何?不过落叶归根,姜宁是中能为数不多的典范,当然主因是当年离开时没有不欢而散,这才有现在的和睦相处。
刘健,出生在淄博的青岛人,这样说应该是最贴切的,作为中能当年的队长曾为青岛足球挥洒汗水,离开时也是轰轰烈烈,在此不再评价当年的孰是孰非,有些球迷放不下的也就是那句降级后“带队再打回来”却食言离去的故事,其实刘健在恒大4年的出场时间不算多,只是冠军拿到手软,加盟人和后再次经历降级之痛,还是两次,没有随中能降到中乙却在人和完成了宿命,因为当年的“事故”中能他是回不去了,84年出生刘健还能踢中超吗?恐怕很难,比他小两岁的姜宁都在中乙,或者力不从心的感觉只能去亲自体验过才知道年华老去的道理。
Part 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有时候会幻想,有时候会怀念,人的思想状态就是这样奇怪,会想到宋朝若有卫青、李广和霍去病是否能抵抗忽必烈的南侵,会想到明太祖和明成祖将草原铁骑打得落荒而逃却为何不能改变后世子孙的安享太平,当然也会想到若是当年没有整个烟草行业的退出颐中集团会不会将岛城职业足球带上更高的层次,比如亚冠赛场,比如联赛冠军,又会想到80后的青岛籍球员和在青岛成长起来的球员若能将自己较好的青春年华留在岛城该有多好,配好外援那一定是一个可以争冠的阵容,而不是可能。
王栋、姜宁和刘健没有联赛冠军的遗憾,能够手捧过火神杯的他们是幸运的,而对于青岛足球和岛城球迷而言,冠军目前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可以存在于梦境,却与现实相去甚远,六载沉浮,足球城与顶级联赛终于重新聚首,等来的是艰苦异常的保级战役,升级了、保级了,这不该是我们的追求,真正的胜利应如卫青直捣龙城、霍去病封狼居胥,应如蓝玉、王弼在捕鱼儿海掐灭北元的最后一丝气焰,之于青岛足球则为拥有一颗不畏强敌并勇于争胜的心,诚如国安那“永远争靠前”的口号,我们也要有“勇敢的心”。
岛城球迷之前对于乔老板、现在对于王老板有诸多不满,其实商人逐利,对于他们投资足球有利益上的考量这谁都无法挑剔,但要说他们对于足球没有一丝喜爱那绝不可能,中能集团的体量与恒大、富力等相比判若云泥,黄海制药与中能集团则在伯仲之间,诺大的一座足球城将扛旗的任务交给两个并不太富裕的民企,不难想象职业足球对于青岛在高层眼中可有可无,因为体育名片早已变为“帆船之都”,所以无论乔老板和王老板说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能坚持到现在着实不易,卫青的青史留名离不开汉武帝,蓝玉的生死福祸都依存于明太祖,岛城有能征善战之将、有统帅三军之帅,却无一统天下之帝。
用情怀去召回老将为青岛足球发挥余热无可厚非,可若我们的吸引力只剩情怀那的确是真的很悲哀,除了老将还有老帅,年过六旬的吴金贵和殷铁生再次站到台前,炙手可热的李霄鹏武汉上任,而他之前率领武汉与黄海在赛场搏命的也是熟悉的人马永康,留不住年轻球员的同时也吸引不了少壮派教练,空有叹息,岁月怎么将帅气的马永康蹉跎成了油腻大叔?或许是那里的啤酒不美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