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苏群@于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俗谚,该则俗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本义指很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很难做成事。
我们今天借用这句俗谚来形容一下中国男篮,肯定不是指其本意。我们不如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拆分来看。分别拆分为“巧妇”、“难为”、“米”和“炊”。
首先我们来分析“米”。原意就是指做饭的原料。但在这里我们把它比喻为“男篮球员”,也是指篮球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米有精米和糙米之分。大家不难看出。NBA的绝大部分都是精米,而我们的米呢?首先我们不如看看我们的造米过程。靠前步,像在本届世界杯大放异彩的几个人日本矮后卫河村永辉、富启永生和富坚永树是不能可能进入选材视野的;第二步,一旦进入选材视野后就是进体校,然后就是靠身体优势打球,积满了满满的优越感。当然,其中可能还有我们见不到的黑幕就不提了;第三步,在青年队混的不错了,就进入到成年队(我甚至都不愿意称之为职业队)。这就是我们的造“米”过程。然后到了世界大赛,当别人身体素质比你更强时,基本功比你更扎实时,甚至打球时的脑子比你更好使时,只有两个字—“完蛋”。
反过来我们看看欧美的造“米”过程,也许我们对欧洲的不熟悉,那我们就看看美国的吧!大家都知道NBA选秀,这些新秀从哪里来?绝大部分时从大学校园而来吧?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这就是区别。我们的从体校出来,靠身体打球培养的优越感,基本功差。别人的从学校出来,不仅靠身体,更是靠脑子打球培养的优越感,且基本功扎实。举个例子,考神这种球员要是在中国,可能打到40岁都行,但在NBA,没脑子打球能混几年?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巧妇”,这里做两个层次分析。靠前个就是“巧妇”,第二个是“巧”。首先看“巧妇”,中国男篮不缺“巧妇”,远的不说,我们知道的就有蒋兴权、 篮球凯撒之称的尤纳斯、 希腊名帅杨纳基斯和乔尔杰维奇,这些教练都是在世界赛场证明过的主教练,应该没有人说他们水平差吧?但为什么一带中国男篮就不行呢?因为“米”太差。再来看“巧”,“巧妇”巧不巧总有一个评价吧?或者说一个人做一桌子菜做得好不好总要有人打个分吧?那在篮球中怎么去评价主教练巧不巧呢?我觉得是裁判,再高水平的主教练带队,裁判瞎吹的话,再好的一桌子菜都会被糟蹋。而CBA的裁判,我相信大家都见识过了,易建联的“拉菲”场面等数不胜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再巧的“巧妇”利用这些“糙米”尽可能的做出了一桌还不错的饭菜,但只会被糟蹋。
接下来分析一下“难为”吧。中国男篮(包括中国男足)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下,没有难过过吧?欧美拉练、包机来回、甚至还可以带家属等。可能也是从一开始就优越感十足,他们会觉得这些东西理所当然。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炊”吧。“炊”就是指做饭了,就是看结果,看成绩了。从逐渐失去亚洲冠军,到世界杯或者奥运会都打不进了。这样的“炊”我不需要“巧妇”,只需要”烂米“,大家都可以做出来。
总结。中国男篮如果不走校园选材路线(日本的足球,美国的篮球),不把“米”从“稻谷”阶段就好好磨练,多磨练几遍,怎么出得了“精米”。且这个磨练的过程不选择经验丰富的,脑子有东西的人来磨,也磨不出“精米”。至于“巧妇”,先不管“巧”不“巧”了,让刘玉栋、孙军这一辈人把他们的基本功练出来再说,把“米”磨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