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分钟了讲解,快速了解核心知识的高效学习法

3.14分钟了讲解,快速了解核心知识的高效学习法

现在网上有很多几分钟给你讲解完一本书的视频,或者是聊讲书的播客,从一本书的作者,到内容,到中心思想,都讲解的清清楚楚。

有时候真的可以做到即使你不看这本书,只是多看了一些这种视频,都可以像是读过这本书一样的侃侃而谈。

比如《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好像已经听了无数遍,不管是故事内容,还是要传达的思想,好像都已了然于心。

但是,我了然的是大众的思想,不是我自己的,是大众对这本书最普遍的相通的想法。

举一个例子,《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相信很多人也或多或少听过或者看过,没有看过的人,也能说出“人生在低头捡六便士的时候,也别忘了抬头看看月亮”这样的话。

可是毛姆写这本书时想说的肯定远远不止这些。

我个人就有一个,非常私人的感触,是看完这本书很多年仍然记忆犹新的一个情节。

是男主人公放弃了本职工作,开启流浪生活后,借住在最好的朋友家。刚去时,朋友的妻子表现出非常嫌弃和鄙夷,完全不能接受这样一个邋遢奇怪的人住在自己家里。但是最后呢,这个朋友的妻子,跟这个男主人公私奔了,彻底地爱上了他。

毛姆并没有细致地去描写这个转变的过程,描写这个女人是如何一步步爱上这个看起来一无是处的男人的。他就是那样急转直下的,告诉你,故事就是这样发展了。

但是奇怪的是,我完全没有觉得不合理,深受震感的同时也完全理解。

因为我发现我自己生活中,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我嘴上常说着某个人的“坏话”,但是其实正是因为我的这种不停诉说,好像也是一种关注的证明。

这也是我内心从未和任何人剖析过的情况,就是我有一天可能会跟我嘴里常说的“很讨厌”的一类人在一起,朋友一定会大为吃惊,比如一个文艺女青年爱上社会老大哥这样的情节。

再举个例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也是畅销了很多年,一直位居书店的C位。拿起这本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过又读懂的人却不多。

有时候一本书,正是因为太火了,火到太常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导致大家都以为自己完全了解这本书了。

之前正在看这本书时,跟别人说起来,他随口说出“这是一本讲三角恋”的书吧,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一定没有真的看过这本书。

虽然关于这本书中“轻”“重”的含义,我想我得再读两三次可能才能懂得更透彻。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关于“轻与重”的例子,是写斯大林那一章的[伟大的进军],看似与前后故事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故事背景同样发生在战争年代,这种社会的动荡,反而造就了“轻和重”的瞬间转换,没有绝对的”轻“也没有绝对的“重”。

这也是我们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常常说的,“流动性”,爱是流动的,性向是流动的,权力金钱是流动的,万事万物都是流动的,此刻无比重要的东西,下一刻就不值一提。

经历了疫情的三年,很多人的“轻和重”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转变。

所以,不要听讲书人如何描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轻和重“,那是他的”轻和重“,要去书里找找你自己的“轻和重”。

还有一个我非常推崇,和一个非常反对的关于读书的观念。

推崇的是靠输出倒逼输入,就是读到了好的书一定要分享,去分享和讲述的过程,是又一次的成长和学习。

播客[纵横四海]的主播Melody,做了40期播客,每期分享一本书,打破了播客时长最好不超过两个小时的定律,有时候一期节目接近四个小时,全是她一个人说,可见前期她需要做多少的准备,且据说她每本书都要读四五遍,才能来分享这本书。

非常不推崇的一个观念是听书,我此处说的听书,不是听别人讲解书,而是在微信读书里AI朗读全文的方式来听书。

书为什么一定要读,是因为在看文字的过程是可以保持思考的,你可以随时在某处逗留思考的久一点,或者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但是听书的过程,你在此处保留了思考,就错过了下一处。

而且视觉比听觉的印象往往会更深刻,所以如果有时间就读书,如果没有时间,也不要听书。因为你以为听过了就是读过了,这样的错误更可怕。

当然,如果没时间,看读书视频也好,听读书播客也好,都可以作为你打开这本书的一个大门,但是不要止步于此,一定要亲自去读一读,读自己的感受,读自己的经历和成长。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薛小妹啊"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sWCBv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