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疫情愈发迅猛。
截至3月2日,深圳累计确诊659例。
单是2月15日—2月28日, 14天时间,全市累计确诊165例。
图源:腾讯新闻
雪上加霜的是,这一次,深圳面临着更强劲的对手——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A.2。
它比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还迅猛。
传染性增加30%。
被称为“更危险的新变种”。
它有3个特点:
传染性更强。
传播速度更快。
传播过程更隐匿。
连续三个“更”,可见它的威慑力不容小觑。
“如何对阵它”,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深圳给出了答案——
跟病毒抢时间。
3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磊称:
“深圳正‘以空间抢时间’,快速排查新冠病人,切断传播途径。”
庆幸的是,深圳做到了。
这几天,新增病例大多在隔离人群中发现。
也就是说,疫情扩散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可对于这座20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任重而道远。
毕竟,深圳同时迎战三场“战役”——
“本地疫情防控”阻击战。
“城市平稳运行”保卫战。
“协助全国撑香港”突围战。
要护住自己,要援助香港同胞,还要防止境外输入。
深圳面临的压力,可谓是前所未有。
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磊坚定地说:
“请大家放心,有挑战,但深圳守得住。”
不出意外,深圳再一次用行动证明:
你可以永远相信深圳。
深圳向来以包容、豁达的形象示人。
这一次也不例外。
深圳人把淡定从容展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是打工人。
他们每天全副武装——
卷好铺盖。
带上饭盒。
时刻准备面对一场说来就来的隔离。
看着很好笑,实则很让人心酸。
外卖小哥担心疫情被困,只好把被子放在送餐车上。
反正封控到哪,他们就把哪当家。
近日,有位深圳女子去面试。
谁知道,刚面试完就被告知:
该栋楼被封了。
她只能待在原地。
来者都是兄弟姐妹,一起同甘共苦。
在很多地方,一旦爆发疫情,可能要停工停产。
可深圳的“打工人”偏不。
没有工作条件,就创造条件。
哪怕居家隔离,也要跨过2米高围栏,把电脑主机“接”回家。
被困在公司了,也不矫情,铺盖一打,大家都是“舍友”。
一起床,也不用挤地铁了,睁眼就可以开始工作。
有个段子说:
“别的城市跑毒带吃的喝的,而深圳人跑毒带电脑,哪怕是个台式机。”
深圳人对工作的执着,简直深入骨髓。
他们忙着“搞钱”之余,“顺便”抗了疫。
他们以一己之身,承担三责: 保住工作、保住绿码、守住一座城。
这才是“深圳抗疫”最佳的打开方式。
疫情面前,深圳人都是“变装高手”、抗疫战士。
他们白天身着正装,下班把衣服换成防护服,“无缝衔接”支援一线。
无论是退役军人、打工人,还是听障人士,时刻准备加入抗疫前线。
家长们亦如此。
带娃、做志愿者两不误。
深圳人深知医护人员的辛苦。
即使顶着暴风雨,也要给他们送去热气腾腾的饭菜。
从熟练的样子可以看出,他们清一色都是“老手”。
在深圳,流传着一句话:
“没当过志愿者,都不好意思自称深圳人。”
有一个90后女孩,名叫孙诗然,一下班就报名参加志愿行动。
任务是“扫楼”。
整整10个小时,爬上爬下,挨家挨户核查健康码和核酸结果。
累是必然的。
但“退缩”二字,从来没在深圳人字典里出现过。
不管刮风下雨,总是那么井然有序。
哪怕鞋子湿透了,也要忍着寒冷配合核酸检测。
在微博上,有位深圳网友问:
“2022年第15次核酸,你们呢?”
底下的回答让人心酸。
“十来次吧。”
“记不清了。”
“20多次了。”
还有网友调侃道:
深圳最新问候语——
被封没?
用去公司不?
测核酸没?
24小时还是48小时?
你黄了?
2022年才过了2个月,核酸却做了10多次,可想而知,他们有多不易。
但正是有了无数深圳人的守望相助,才使得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这也是最令人欣慰的地方。
深圳从始至终,有条不紊,淡定从容。
深圳人不恐慌,不焦虑,行动有序,应对迅疾。
深圳,是有底气的。
然而,就在深圳大部分人抗疫时,依然有人抬杠——
“深圳防疫怎么回事啊,不是说一线城市吗?”
“深圳不过如此。”
此类言论,穷出不穷。
我不是深圳人,但看到这些,很是寒心。
疫情暴发发至今,已有2年之久。
深圳是如何对待疫情的,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批评可以,但不能盲目。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句无知的话,会伤了哪些人的心。
更何况, 深圳的抗疫,可圈可点。
前段时间,深圳迎来今年最强寒冷阴雨天气。
48小时降温幅度达8.8℃。
如果只是8.8℃,那也小瞧广东的冬天了。
与此同时,还有长达104小时持续降雨。
那时,身在广州的我,还在埋怨地板湿漉漉的,不想上班。
但深圳的医护人员正顶风冒雨,坚守防疫一线。
他们每采完一个人,都要消毒手套。
不到十分钟,手就被冻僵。
这样下去非常影响防疫效率。
很快,生活保障组立刻采购一批物资。
12000副加绒防寒手套。
5000个暖宝宝。
一批防水鞋套等。
还特地准备保温送餐箱,保障轮班医护人员的生活品质。
无论什么时候下班,都能吃上一口热饭!
医护人员们非常感动:
“有同事到晚上十点多才忙完,一打开保温箱饭菜都是还是热的,暖胃又暖心。”
它让全国人民看到:
什么叫深圳“温度”!
这种“温度”,不仅体现在医护人员身上,还体现在每一个深圳人身上。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防疫配餐标准。
大多数只管饱,饭菜不好不坏,凑合着对付。
但深圳的配餐标准,真的顶呱呱。
3月1日,福田区下沙管控升级。
很多网友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出不去了。
没一会,消息传来——
每日三餐由政府统一配送!免费。
但是!
有一点,出乎所有人预料。
政府投喂的竟然是 肯!德!基!
政府直接点了70000份肯德基。
网友们都馋哭了,忍不住在网上感慨。
深圳人真是幸福感爆棚啊!
深圳政府在“人情味”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深圳卫健委的那句话:
“电话发我”。
起因是深圳有位孕妇,需要紧急入院,但核酸还没出结果。
情急之下,家人不得不向“深圳卫健委”的公众号求救。
一般来讲,官方号后台的消息太多,不怎么回应个别事件。
但这次,该读者很快得到霸气回复:
“电话发我。”
之后马上解决。
从发出消息到解决问题,全程两小时。
简简单单四个字,温暖了市民因为疫情而无助的内心。
毒株在不断变异。
但深圳人,永远相信这座城市。
相信深圳的速度。
相信深圳的关怀。
也相信深圳的牛逼。
疫情下的鹏城,映证了政府的温暖,也令我们看见了中国一线城市的情怀。
这种抗疫,之于百姓而言,就是最温暖的抗疫 。
深圳是中国的南大门。
疫情暴发以来,她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进行防疫。
毫无疑问,封关是最直接的防控。
但深圳却选择更高效,也更困难的那条路——
既要保持客通货通,又严防境外病例输入。
整个过程,所有感染风险,都由深圳承担。
但她毫无怨言,默默扛下所有。
她依然沉默地,用科学的方式,为几千万深圳人,挡住新冠风险。
落地核酸;
集中隔离;
闭环运作。
每个环节,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可能。
可这还远远不够。
入境的,除了人员,还有货车。
这轮疫情中,“跨境货车司机”是防疫的重点和难点。
2月27日,检测出21名司机核酸阳性。
对此,深圳还是没乱一丝分寸。
她将防疫升级——
用10多天时间,在口岸附近设置14个综合接驳站,以此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此外, 深圳一边保护深圳人,还得一边保障香港同胞。
一边给深圳人送餐,一边为香港送去物资。
身兼数职。
多管齐下。
守着双城人。
图源:深圳特区报
她以一己之力,护卫千万人的安危。
也以一城之力,暖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这,就是深圳。
防疫人员夜以继日,坚守一线。
热心民众努力配合,一呼百应。
科学精准。配合默契。温暖有情。
深圳发达的原因,由此可见一斑。
改*开放以来,它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走在了全国首列。
经济,蒸蒸日上。
基建,高效高质。
服务,绝不官僚。
民生,落到实处。
这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究其根本,就在于它有开放的头脑,自由的市场,务实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做实事的政府,和2000万做实事的深圳人。
有这样的政府与人民,何愁城市不发展?何愁疫情不平定?
现在,深圳已是3月,满城木棉花开。红如火焰,艳如云霞。
木棉花,也叫英雄花。
英雄花开时,疫情消除日。
我相信,病例清零,春回深圳,指日可待。
而当疫情结束,这座南方城市,定会以更开放、更人性的姿态,回馈每一个人。
因为——
深圳,够强。
深圳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