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求助该问谁?14个建议帮你找到答案

情感求助该问谁?14个建议帮你找到答案

斯科特派克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简单的把问题分为两类: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第一类重要的问题,是指一些影响比较大而且难以做出抉择的事情,比如高考该填报哪所学校,选择什么专业;找工作时拿到两个offer,应该选择待遇优厚的,还是行业发展前景好的。

第二类不重要的问题,主要是指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比如这道算数题不会做;下个月的工作汇报怎么写;甚至是今天中午吃什么这类日常问题。

为什么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因为人心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会本能的节省心力,在心理学上,用“认知吝啬”来描述这种节省 。比如在乘坐高铁旅行时,眼前的景色随着车的移动向后飘去,我们会对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视而不见”,仿佛它们不存在,这种节省心力的表现就是“认知吝啬”。

所以,人要把有限的心力投入到重要的问题上。而对于不重要的问题,则不需要花费过多的心力。

重要的问题,又可以继续分为专业类和综合类。专业类的问题,就要找专业的人帮你做专业的事,比如你要打官司,就咨询律师;你生病了,就找医生。

而综合类的问题,通常不容易找到专业人士,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合适的人给你提建议,帮你出主意。这类人往大了说叫做咨询顾问,在古代叫做谋士或军师,在军事领域叫参谋。他们的作用,就是帮助领导人做出正确决策。而作为普通人,我们身边既没有军师,也没有顾问,遇到问题,该向谁求助呢? 尽量找思维能力强的人

先说说什么是思维,思维属于人体感知系统,是人类具备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人在认知外界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思维方式才能准确判断和解决问题。 而生活中大多数人被天赋脑力、知识结构、个人经历所限,往往深陷于一种或几种单一的思维方式中,从而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认清事物的全貌,甚至陷入到偏见中,做出错误结论和选择。

所以,遇到重大问题,就要多与思维能力强的人商量。判断一个人的思维能力高低,可以从两方面观察。一是看他的圈子,也就是经常和谁在一起;二是看他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把时间花费在什么事情上。

通过圈子看人比较好理解。曾国藩曾说过:“ 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是环境的产物,你靠近什么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经常在一起的人,相互会受到影响,通常有比较相似的思维能力。因此,从一个人的圈子,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水平。

为什么要看行为习惯,因为行为习惯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大致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经常刷某音、某手、某站等,被动的按照算法的安排去获得信息,这类APP上的视频或文章很容易局限一个人的思维。一方面,信息质量不高,会给人造成误导,比如之前某音上有UP主说自己是体育院校的学生,100米可以跑7秒多,当有人提出质疑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学校里有很多人百米都可以跑7秒以内;另一方面,由于时间有限,作者传递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表面化的,导致看得人很难形成全面、深刻的思维习惯。

第二类,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并能主动地钻研和学习。各种移动互联网APP只是工具,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加以整合与总结,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维能力会不知不觉地进化。当遇到问题时,如果是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就能够根据知识结构,给出解决办法。即使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能够快速查阅资料和学习研究,得出相对全面的结论。

显然,在需要他人提供建议时,找到周围都是能人,或者善于学习总结的人,得到的答案会更加可靠。

但是,凡事没有绝对,总是存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就像《沧浪之水》中的罗清水,平时不显山不漏水,终日厮混在养老部门里研究棋艺,但总能有意无意的点拨梁志远。思维能力强的人,也存在知识的盲区,考虑问题也不能面面俱到,遇到事情也可能无法给出合理的建议。有的人思维能力不强,却可能由于个人经历的缘故,在某些领域确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在遇到重大的问题,不妨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在给别人建议时,往往说的信誓旦旦,却可能是有误导性的。罗素说:笨蛋总是自信满满,聪明人却充满疑问,这就是现代社会。充满自信说出来的建议,往往更具说服力,但是并不代表他就是对的,更不能提高你的决策质量。 我们需要充分思考对方建议背后的依据并加以分析,避免在自己没有想清楚的情况下,就按照别人的建议操作。

摩斯科定理说: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我们向他人征询意见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了解他得出结论的依据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并且针对问题反复商讨解决方案的细节。 通俗的说,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及尽可能地从这些事实和道理中找到可取之处解决你的实际问题。

举个例子,对于当下到底要不要买房,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摆事实,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房价一直是震荡上行的,从过去的经验看,早买更划算;讲道理,可以借用分析框架,比如“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从三个维度分析房价的走势,短期看好,中长期不看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你买房是用来结婚的,丈母娘逼得急,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给你建议尽快下手,因为他的身边遇到过有人因为没有买房,最后错过佳人的结局。要不要买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仅仅房价涨跌的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世界局势、宏观经济、土地政策、房地产税等等,每个人都能从不同角度讲出很多理由,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结合自身需求,买房是用于结婚自住而不是投资,那就应该买。

此外,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突然领悟到,别人最初的建议原来是最优解,当时怎么没听懂呢?如果当初能够领会他人的用意,也许会有更好的选择。为了能够理解他人的建议,同样地,我们自己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毕竟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能对最终的决策负责。

总结一下, 遇事先甄别,只在重要问题上花费心力;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思维能力强的人商量;多分析得出结论的依据和逻辑推理的过程,最后自己做决策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爱如少年"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qeCBR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