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五年,锦衣卫指挥逯杲上奏,弋阳王朱奠壏母子通奸,皇帝震怒,调查并无实据。为了保住逯杲,皇帝处死皇亲,天降暴雨,民间称为奇冤。
一个皇亲贵胄,一个锦衣卫,为何皇帝偏袒锦衣卫,酿成祸事?
明英宗重新登基后,重用锦衣卫,王朝处在恐怖中。锦衣卫可以随意污蔑皇族,最后皇族还背负污名冤死,尸骨无存的下场。
明英宗朱祁镇,经历了十来年的囚禁生活,不再相信朝臣、宗亲,只相信身边的厂卫这些鹰犬。
逯杲和门达这两个参与夺门的锦衣卫,便成他最信任的耳目。
逯杲是门达的心腹,行事张杨,嚣张跋扈。他的日常工作,派遣锦衣卫校尉,去全国各地刺探宗亲、勋贵、大臣们的过失,也不辨真伪,直接汇报给皇帝。
参与夺门之变的大臣也在锦衣卫的监控下,英国公张懋、太平侯张瑾等人,因侵占官田,被逯杲告发,被处置,皇帝很宠爱逯杲。
逐渐地他开始膨胀,摆脱了老领导门达的掌控。
锦衣卫在各地的行为,王公大臣藩王都知道,于是重金贿赂逯杲,各种美女,奇珍异宝都送来。不送礼的那些人,包括藩王,逯杲就想方设法治他们的罪,严刑逼供成狱。
弋阳王朱奠壏母子一案,就是他们制造的最匪夷所思的案子。
弋阳王朱奠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曾孙,他的祖父是朱元璋十七子朱权。算起来还是天子明英宗的堂叔,是长辈。
朱权在朱棣靖难之时,自己宁藩兵马,最强劲的朵颜三卫都被朱棣归于麾下,之后为朱棣立下大功。
朱棣登基后,立马翻脸,对朱权不冷不热。雄心壮志的朱权,只能去了封地南昌,韬光养晦,戏曲为乐。但他活得很长,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才去世。
活活熬死了嫡长子朱磐烒,嫡长孙朱奠培,继承了祖父宁王的位置。其余的儿子也都被封了爵位,庶出第五子朱奠壏,成了弋阳王。
这位王爷喜欢文人的那套,能诗善文,喜欢搜集古玩字帖,自己的文化素养也不错,能写会画。
但是朱家的子孙,性格多暴躁,行为举止不端。
各藩王闹出来种种“行为艺术”的行径层出不穷,让人恨得牙痒,皇帝有时都无可奈何,只能训斥一番了事,不可能直接削藩。
宁王一支在封地,各个王爷之间也不安分。
景泰七年(1456),弋阳王朱奠壏通过江西巡抚韩雍,奏称宁王朱奠培意图谋反,谋反是大罪,江西掀起了血雨腥风,牵连了600多人,但最后查实并没证据。到了明英宗夺门之变后,这些人才被放出来。
宁王与江西当地官员的关系闹僵,当地的布政使故意拖延宁王府的事务,遭朱奠培弹劾,于是狗咬狗,布政使也弹劾朱奠培宠信祖父的侍女,逼府中宦官自尽等等事情,朝廷查实之后,削夺了宁王府的护卫军。
三年后,更荒唐的朱奠壏母子通奸案发生了,这个关乎皇家的颜面,明英宗派驸马都尉薛桓和逯杲一起调查,但查不出任何实证。和弋阳王关系不好的宁王,也力证此事纯系诬告。
皇帝大怒,但逯杲坚称是铁案,此时皇帝的态度成了关键。
朱祁镇能够铲除石亨、曹吉祥靠的就是厂卫,为了保住自己的鹰犬,皇帝颠倒黑白,草菅人命。
直接下令处死弋阳王朱奠壏母子,他们是宁王一支的,实际上也打了宁王一支王爷们的脸。
宁王一脉从朱棣继位后,一直觉得不公的,如今的皇帝更是肆无忌惮的欺负他们,彻底寒了心,导致宣德年间爆发了宁王之乱。
一切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宁王不满皇帝,皇帝的鹰犬自然也要给这些藩王找些不自在,可这样荒唐离奇的事情,实在是过分。
可见明英宗后期的统治,都靠这种不入流的手段。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头条创作挑战赛##为什么明朝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