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丹 北京报道
“我在教育战线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个过程当中,一直跟孩子们接触,我感觉,这几年可能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速度太快,学习、生活压力也大。孩子们的心理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反复提到“学生”。每年,她会就教育提出提案。今年,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成为她的主要提案之一。
这是马珺此前没有提过的,她发现,学生受心理疾病困扰的现象,在近两年越发明显。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17.2%,重度抑郁检出率7.4%,远高于成人,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
经过与河南省内部分医院、学校的交流和调查,马珺认为,学生心理疾病的治疗费用应有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尽管大部分治疗心理疾病的药品已经纳入基本药品目录,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导致心理疾病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缺乏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康复治疗。包括抑郁症、自闭症等在内的心理疾病治疗疗程长、费用高,很多家庭都难以承受。
此次两会中,多位代表提出相同观点。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用人工智能筛查青少年抑郁症并纳入医保;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也提出建议,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严重,应该加大公共医疗供给。
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病入学”
马珺告诉记者,根据调查显示,随着学生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10.9%~12.5%。
大学生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比例则为18.5%,存在高抑郁风险的学生比例为4.2%。抑郁和焦虑水平有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18~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抑郁症是导致学生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起初,在马珺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学生的焦虑、急躁、恐惧等情绪频频出现。“开始不太了解,后来也在试着给他们提建议,但老师毕竟不是专门的心理健康医生,他也许能识别、发现,但是让他用很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有时候很难,较重的病情,得结合药品进行治疗。”
对此,马珺认为加强学校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多措并举促进家校社联合,提高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当前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主要表现为经费投入、时间投入和内容投入都不够。在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普遍较为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因此学校和家长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投入相对较少,加上部分学校经费紧张,因此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整体重视程度是不够的。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薄弱。调查显示,我国仅有19.16%的城市学校及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均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很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心理专业教师都由其他老师兼任,高等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占比依然较低。
而且,教师队伍的存在感与话语权较为薄弱,心理健康专业力量尚未形成,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大众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体系不健全,心理咨询与精神专科系统学历培养的人才队伍严重缺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本土化研究不足。
三是家-医-校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匮乏。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关爱的缺失或者父母错误的管控,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教会父母如何与子女沟通,如何有效处理亲子冲突。
马珺强调:“目前面临的状况是用以培训家长的心理健康资源不均衡,没有形成培训长效机制。同时学校医院转介沟通机制尚未形成,学校在筛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转介,各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学生对精神专科医院的抵触情绪以及转介干预渠道不够畅通等原因,导致学生病情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鉴别评估与干预治疗。”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宣传不够。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对于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主要体现在对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病耻感”抵触情绪,以及普遍认为心理咨询“治病救人”的取向。
病耻感是心理治疗的很大阻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心理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产生心理问题、患有心理疾病就是羞耻的。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因为强烈的病耻感而不愿意及时进行专业诊疗,耽误了病情,导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五是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实效性不足。学校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的学生重视和关注不够,缺少前期的研判和危机预警机制,心理测查与档案管理严重滞后,因此当学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无法快速有效进行干预,不能及时将心理危机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带病入学’,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许多都合并焦虑症,病情复杂程度逐年升高,对后续的治疗带来更多困难。”马珺告诉记者。
六是精神疾病治疗周期较长费用高昂。学生患精神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与服药治疗,而当前很多地区精神疾病的治疗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而精神疾病一般治疗周期较长,精神类药物费用也很高昂,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马珺说:“很多家庭不得不选择停药,对于病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精神疾病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对学生生理状态与睡眠状态普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样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按时服药。”
将心理疾病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针对上述问题,马珺提出五点建议,分别是: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察,确保各项政策到位;二、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校入学健康体检,及时开展早期识别评估;三、加强政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营造助人自助的社会氛围;四、构建政府指导的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机制,提高学校对重点学生的干预力度;五、建立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六、加强心理专业服务与行业监管;七、加强心理健康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队伍。
其中,第二条建议:“将学生患者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观点,不仅与多位关注心理疾病的人大代表观点达成一致,也获得了网友的关注和好评。
马珺告诉记者。心理治疗需要多个疗程,而精神类药物、正规的心理测评筛查与心理治疗费用普遍较高,很多家庭难以承担。“我们在河南境内进行的一些调查,以心理疾病治疗的口服药为例,国产药光口服药一个月就是500块钱,进口药更贵,一般家庭承受不了,如果要住院,费用会更高。”
很多精神类药物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导致意识不集中、昏昏欲睡、头痛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适合中国人体质、副作用较小的精神类药物相对缺乏。“因此,应尽快将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或者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大力研发立足本土的传统中医、中成药物,降低药物副作用,有效降低治疗费用。还可探索设立有关心理疾病治疗的惠民保险,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让患者不再为‘心病’发愁。可将广州、北京等地针对‘心理治疗’的有效做法推广试行。”
此外,甘华田也建议:“尽快建立心理疾病医保体系,统一心理疾病界定标准,尽早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纳入医保目录,完善心理疾病治疗的社会保障。”
甘华田表示,一方面,“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可有效缓解心理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患者医疗服务利用率,从而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也是政府层面对心理疾病患者“心理关怀”和“健康关怀”的一种具体体现。
具体落实上,要让“心理疾病诊疗纳入医保”成为一种现实,还应尽快建立心理疾病界定和诊疗的统一标准,这样做,既有利于识别心理疾病患者,又完善医保报销项目目录,制定科学的报销比例,从而提高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刘庆峰亦表示,抑郁症在治疗过程中,因多种原因,医疗费用基本无法通过医保报销,加重患者经济压力。他建议,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一方面减少患者病耻感和歧视,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加强规范化治疗,惠及更多中轻度患者。
为此,刘庆峰建议主管部门可研究并发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项方案》,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全面健康发展。重视心理教育,加强建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及讲座,配足心理辅导老师,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发展能力,有效预防抑郁症。
刘庆峰认为,也可以通过科技,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抑郁症智能筛查平台,为全国中小学进行全量筛查。研发专业的测量工具和流程,并建立国家和行业标准。设立专题攻关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理疾病及抑郁症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突破多场景全样本的多维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分析反馈等智能化关键技术,提高筛查度量准确度。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