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在阿什肯纳齐心中一直占据特殊地位,早在1963年,他与DECCA签约成为专属艺人时所灌录的首张专辑曲目,便选择了拉氏的作品(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他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里有着作曲家重要的“真诚”,而依照阿什肯纳齐个人的想法,“真诚”也是评估所有事物基础的要素。
阿什肯纳齐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为人称道,特别是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同时他也是拉赫玛尼诺夫协会的主席,他前后灌录过两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全集,其中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还灌录过三次,也是少数顶尖钢琴家中,关注到拉赫玛尼诺夫一些较不为人知的钢琴作品的人,其所灌录的拉赫玛尼诺夫双钢琴或四手联弹录音,至今都还是这套曲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
或许是因为大师与作曲家两人同样流着俄国人的血液,因此其演奏不论是在乐曲的色彩上或者是样式上,均保持了正统的俄罗斯风韵,而又能以浓烈细致的对比与高超技巧,塑造出极为浓艳鲜丽变幻莫测的鲜明质感。
其钢琴艺术最引人瞩目的是其纯然的贵族气质:每一个音符与乐句都具有恰当的比例与性格,均衡且完美,最令人满意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录音莫过于此。其获得《企鹅唱片指南》评鉴三星带花佳评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全集》更可为佐证。
伦敦《每日电讯报》评:“阿什肯纳齐的拉赫玛尼诺夫作品录音,无论是钢琴协奏曲还是成熟的独奏钢琴作品,在力度的控制或抒情的洞察力所取得的平衡性,都长期独占鳌头!”
这一次,阿什肯纳齐把焦点集中在了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中,这是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包括Op.3-2、Op.23的10首以及Op.32的13首。其中Op.3-2创作于1892年,Op.23创作于1901-1903年,Op.32创作于1910年,三者时间跨度较大。
从这卷作品集中,我们可察觉其受肖邦的影响之深。尊贵与叛逆,乡愁般的渴求,及牧歌般的气质,正是肖邦风格的延续。但浓厚的俄罗斯色彩,更加繁复的指法及更宽阔的演奏幅度亦构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特有的诗情。24首曲子建立在24个大小调上,像24首时而激昂、时而沉思的诗,每个音符,都刻画出作曲家深沉阴郁的性格。它们的速度、色彩、气氛和情调各不相同。
这套作品不管在音乐理论上或在演奏技巧上对钢琴教学都起着极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套作品音乐风格丰富、织体变化多样、旋律线条层次复杂,并且具有十分悬殊的力量对比。在演奏过程中,一些对比强烈的乐句常常需要使用大臂乃至全身的力量来诠释。
拉赫玛尼诺夫不仅扩展了前奏曲的规模与表现力,同时也把他的创作风格融入到了他的前奏曲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了原有钢琴前奏曲的特点,也把前奏曲这种体裁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
阿什肯纳齐的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灌录于1975年,钢琴家充分挖掘出作品的内涵,营造了一种奇妙和谐,水乳交融的动人效果,为唱片艺术首奖的名演。演奏生动流畅、行云流水并且富有歌唱性;速度处理明快,音响丰满圆润。尽管是弹前奏曲这样短小的乐曲,也表现出不凡的气魄,且有大师特有的风范,使这张唱片成为拉氏这套曲目极具权威版本之一。
《留声机》杂志:“他由乐器声响中萃取出诗意,例如流畅的op.23第8与9号。其不费吹灰之力所展现的强有力且灿烂之技巧,轻松挑战op.23第2号与op.32第4号……柔顺之分句显示其敏锐的感性,却绝不陷入多愁善感的情绪。”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全集录音并不多见,阿什肯纳齐是录制此曲集的靠前人,其价值更因优异的录音而增强。演奏充满了敏锐与非凡的才情。”
此外,这张出自DECCA经典小双张系列等我名片还收录了其1980年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号钢琴奏鸣曲》,此曲在诠释上对钢琴家的乐思集中力与体力是一种考验。
拉赫玛尼诺夫以之前的《音画练习曲》的主题为素材写下这首旋律性强烈并技巧超卓的钢琴作品。由于初版对演奏者设下“手”的先天限制,所以作曲家于1931年对其进行删改。作品在近现代和声技法上独特的开创性,充分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极具魅力和韵味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乐曲从整体上阐释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以宽广悠长又每每充满无言忧郁的旋律叙述出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精神气质,且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
阿什肯纳齐演绎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奏鸣曲极好地展现了他干净的触键、细致的细节处理,且富有诗意,或许它没有比钢琴协奏曲出色,但他的精心雕刻也让这份诠释成为所有人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