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上千万年,有生物界活化石的美誉,是中国的“国宝”。它有着圆滚滚的身材,看上去总是步伐迟缓,一副憨态可掬、与人为善的样子,殊不知其实在古代人心目中,大熊猫却是与虎豹齐名的猛兽,认为它专爱吞食铜铁,又叫它“食铁兽”。
古人眼里的“食铁兽”
近代大熊猫自被发现以来,中文名就有猫熊、熊猫、大猫熊、大熊猫等多种叫法,而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大熊猫称谓就更多了,像貔、貘、白罴、貔貅、食铁兽等。根据大熊猫的特征又衍生出各种叫法,比如人们认为大熊猫有很强的战斗力,就有了“猛豹”或“猛氏兽”之称;按照毛色又取名“玄貘”“白豹”“黑豹”“白狐”“银狗”“白熊”“白虎”“花熊”“文罴”“黑白熊”“竹熊”等。
熊猫专家胡锦矗认为,中国早期记载大熊猫的文献是《尚书》和《诗经》。《尚书·牧誓》提到了“如虎如貔”,《诗经·大雅》里也出现了“献其貔皮”的记录。后来三国时期的吴陆玑在他的著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解释了“貔”,说“貔”既像虎又像熊,大概率是现在的大熊猫。
总的来说,“貘”是比较被人们所认可的古人对大熊猫的一种称呼。“貘”在许多典籍中出现,《尔雅》描述“貘”是一种白豹,晋代郭璞注解说它“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王力古汉语字典》里认为“貘”似为“大熊猫”。
世人在谈及“貘”时,大都会说到它食铁的特性。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说它是“天铁熊”,校注又称“舔铁熊”。《后汉书》里提到了“貘兽”,对此李贤注解说,《南中八郡志》里认为它像熊,力气很大,能食铁。左思在《蜀都赋》中说“貘”就是“食铁之兽”,刘逵对此注解道:“毛黑白,臆似熊而小,以舌舐铁,须臾便数十斤,出建宁郡也。”建宁郡就是今天的云南东北部、四川南部一带。
宋人罗愿又延伸了以上说法,他在《尔雅翼》里描述得最是绘声绘色,“貘,今出建宁郡。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 ;以舌舐铁,可顿进数十斤。溺能消铁为水。有误食针铁在腹者,服其溺则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说“貘”这种似大熊猫的动物,能够用**舔舐铁具,而且一次能吃数十斤,它的溺液能够融铁,因此也不用担心消化问题,实在过于神化了。
到了明末,人们不仅延续了过去的说法,还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中说“貘”,在“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时有之。士人鼎釜多为所食,颇为山居之患。其齿极坚,以刀斧椎,煅铁皆碎落,火亦不能烧”。认为大熊猫在今天川贵地区时而出现,它们的牙齿十分坚硬和锋利,看见铁制炊具就会啃噬吃掉,人们常不堪其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也说四川川东一带有貘兽,人们上山打柴时为了方便,把食物盛在铁甑中,而“貘”常乘人们不注意时啃食铁甑。
在当代,不少学者认为大熊猫是“食铁兽”这件事儿,纯属古人对大熊猫的附会和想象。因为古人很少能见到大熊猫,偶然看见大熊猫觅食时舔咬铜铁,便有了“食铁兽”的印象,但其实它们或为好奇顽皮,或为补给盐分才有了舐铁行为,却不至于像古籍中说的把铁当成一种美味食物,专食铜铁。
然而也有学者不这么看,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些大熊猫确实食铁的证据。1981年《南方日报》就有一篇文章说,近期在四川卧龙保护区有一只大熊猫,有一天吃饭时,竟把铁饭盒咬碎后一块吞进了肚子里,而后随着粪便排出,居然没有损伤肠胃。文中还发出这样的感慨,“古人称为食铁兽,并非虚构”。
永不褪却的“熊猫热”
大熊猫的发现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通过对目前已知的大熊猫化石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一直都有大熊猫分布。民间传说,蚩尤在涿鹿之战中的坐骑就是熊猫。但大熊猫的科学发现至今不过150年,“大熊猫”这个名字的出现也不过百年。
在四川有一处叫宝兴的地方,旧名叫穆坪,位于距成都230公里的夹金山下,这里的环境优美,生长着大熊猫最爱吃的箭竹。在19世纪,有一名叫戴维的法国人带着探索的意图来到了宝兴。戴维是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一生中曾经三次来中国探险。1869年,戴维来到邓池沟,他斥资委托当地猎人搜集动植物标本。戴维在日记里记录了1869年3月11日这一天,他首次在一个猎户家中见到了大熊猫皮,当时戴维大为震惊,预感这可能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4月1日,在数名猎人的帮助下,戴维获得了一只可爱的活体大熊猫,但正当他准备启程回法国时,这只大熊猫却不幸病逝,戴维只好将其毛皮制成标本,送往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戴维没有想到标本刚送到就引起轰动,并掀起了一股持续百年的“熊猫热”。
把大熊猫热推向世界舞台的是《中国杂志》。1923年,英国博物学家苏柯仁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杂志》,他联系上澳大利亚传教士叶长青,之后叶长青在上面发表了多篇关于大熊猫的报道。
1930年,苏柯仁亲自撰写了一篇关于美国罗斯福考察队在四川西康地区寻找大熊猫过程的文章,由于探险队的领头人罗斯福兄弟正是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儿子,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媒体界掀起一股“熊猫热”,人们都争相报道、抢发关于大熊猫的新闻。
1936年的冬天,美国服装设计师露丝从宝兴带回了一只还没睁眼的活体大熊猫幼崽,取名叫“苏琳”。1937年春,“苏琳”在芝加哥的布鲁克莫尔德动物园被展出,因好奇前来探望的观众有四万人之多。
一个旅居英国的作家蒋彝,给一只叫“明”的大熊猫创作了两本书,一本叫《明的故事》,一本叫《金宝和花熊》,讲述大熊猫“明”到达伦敦的旅程。他在书里充分发现了大熊猫的外交才华,说“明”是中国的真正代表,跟中国人一样善良又热情好客。中国的大熊猫也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为中外友好和平作出了贡献。
中国的外交名片
“貔貅”是中国神话里经常出现的动物,但很多人不知道“貔貅”也是大熊猫的古称。“貔貅”最早出现于《史记》中,司马迁写道:“教熊罴貔貅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清稗类钞》里说“貔貅”是似虎又似熊、毛色灰白被称为白熊的动物,是大熊猫无疑。貔貅虽然威猛,却有招财的功能,是一种瑞兽、仁兽。《洪雅县志》中一名拔贡,认为貔貅不伤人,性慈近佛,能吃虎豹,是以仁锄暴的典范。
胡锦矗认为,“貔貅”“驺虞”“貘”都是大熊猫的古名。“驺虞”就是仁兽的代表。《毛诗故训传》记载“驺虞,义兽也,白虎黑纹,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表明驺虞是一种体色黑白、不主动捕食其他动物的仁义之兽。《资治通鉴》也记载了“驺虞仁兽,故以解兵”,古人遵从礼仪,拥护仁君,推崇仁义之师,可以说“驺虞”这种动物是中华文化仁义的象征。
据此文化内涵,武则天曾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天武**,以示友好往来,开启了中国最早的“熊猫外交”。
英国伦敦动物协会会长莫里斯曾列举了大熊猫的20个优点,比如活泼、爱玩、对人友好、珍贵稀有等,鉴于这些特征,一些重大的国际活动也经常选用大熊猫作为吉祥物。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