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正如一句俗语所说:

“人们来斗殴,然后形成了冰球赛。”

所以在2005年,冰球强国加拿大索性还真搞出一档名叫“ of the ”的综艺。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直接把冰球那些“无用”的东西都去掉,就让两个冰球选手在冰场上打站立搏击。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选手介绍,完全看不出来跟冰球有关

·比赛是这样的

而与之类似,手机平台上也出过一个名叫“ Fight Pro”的游戏,看封面,你以为它是个操纵队伍打冰球的体育游戏。

而点进去,你则会发现他是个只有“打”的格斗游戏。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也难怪,人们习惯把冰球称为“最野蛮的体育运动”。

但野蛮,却并不意味着无脑。

虽然你经常能看见冰球球员在比赛里大打出手,但引用某知名武术喜剧人的话,“他(们)可不是乱打的”。

在冰球场上,打架不但要遵循章法,还需要遵守武德。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首先,并不是所有冰球比赛都允许运动员动手。

像北京冬奥会这种国际性的,鼓励合理竞技的赛事,就严禁出现打架行为,大家在赛场上只比技艺,不比武艺。

·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美国VS俄罗斯(ROC),收敛很多了

而像NHL(国家冰球联盟)这样的北美联赛,则娱乐性更强了一些,也为冰球格斗集锦视频贡献了大量的素材。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如果一场比赛允许斗殴,也并不意味着选手就可以肆意用冰刀踹脸,拿冰球棍击剑,相反,所有人都要“戴着镣铐跳舞”,在极其严格的规则下,相对“文明”地互相殴打。

比如,2020~2021赛季NHL规则书的第46条,便是专门讲如何在冰场上打架的。

这一条里有足足21项规定,对选手的整个斗殴流程的每一步都进行了规范,包括:打斗开始前要清出一片场地,每一场打斗都要一对一公平进行,打斗时需要扔掉冰球棍和手套,但不能摘下头盔,比赛最后五分钟挑事儿打架要被制裁等等。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最重要的是,规则允许打架,但绝不鼓励打架。

你不可以“来骗,来偷袭”,并且如果有一方选手摔倒,那么斗殴就要立刻停止,不能落井下石,同时,任何过激的行为都会被处以禁赛和罚款的惩罚。

而在冰球场上,负责代表两队出战单挑的,也不是等闲之辈,人们称之为“执行者”(enforcer)。

冰球打架锦集,激情碰撞下的暴力美学解析

·就像《冰球坏小子》这部电影所呈现的那样

执行者算是一类特殊的冰球运动员,他们的球技大多一般,但生得膀大腰圆,且颇会打架,所以便被球队签过来,专门负责赛场单挑。

20世纪下半叶,在一些拳击经纪人(是的,拳击经纪人)的炒作下,执行者成了NHL每支队伍的必备战力。

而在比赛中,这群“冰上打手”也确实有其特殊的“战略作用”。

第一,执行者相当于一名威慑守卫。

在赛场上,一旦我方明星球员或进攻手被敌方所针对,被恶意冲撞和袭击,执行者就会在事态进一步恶化前发动单挑,用暴力来威慑敌方球队不要得寸进尺。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每一个NHL明星球员的背后都有一个专门负责罩着他的执行者,有球员甚至在转会的时候也不忘带着他们。

第二,执行者则相当于一个全队的士气BUFF。

你可以将其类比于一些电子游戏里的武将单挑系统。

当一支球队陷入劣势,士气低迷时,执行者就可能会主动发动斗殴,如果他获得胜利,那么全队便会至少在心理上建立起优势。

相反,如果是执行者自己挑的事儿,还打输了,那么全队气势便会跟着下降。

而一旦单挑开始,执行者之间也不是互抡王八拳。

这些家伙基本都接受过严格的搏击训练,并会在比赛前对自己可能会遇到的对手进行分析,了解对方的出拳习惯、惯用手、身体状况等等。

·截图来自纪录片Ice Guardians,B站@typacm

在开战后,执行者通常会采用“一只手抓住对方衣服,另一只手连续出拳”这样的经典战术——既能保证输出,又不会让自己轻易摔倒。

在此基础上,有的执行者会选择反击流,自己先挨上几拳,在对方没劲后反戈一击。

有的则会选择脱衣流,上来就把护具都脱了,让对手因没东西可抓而重心不稳。

·这招现在不好用了

当然,不论你是哪种“流派”,都要show some ,遵守赛场上那些不成文的潜规则。

比如,如果对手身上带伤,那么你就不能趁人之危,而是应该等他痊愈后再来一战。

在十几二十年前,执行者们可是冰球赛场上当仁不让的明星。

就像纪录片《Ice Guardians》里所说,冰球观众们只会因两件事儿而起立鼓掌,一是明星进球,二是执行者斗殴。

而一次次欢呼的背后,则是一具具执行者伤痕累累的躯体。

在互殴中,有人的鼻梁被打折四五次,有人生生打断了自己的手肌腱,甚至有人的脸内被植入了一块块钢板。

·截图来自纪录片《Ice Guardians》,B站@typacm

·截图来自纪录片《Ice Guardians》,B站@typacm

不仅如此,作为全队的士气担当和威慑力,执行者在每次上场时,都早让自己陷入到打斗的狂热当中,而下了场,他们又要立刻回归到正常的文明世界。

这样的割裂,便让很多执行者都在常年累月的斗殴中,罹患上心理疾病,就像《Ice Guardians》里所采访的这位老哥一样。

·截图来自纪录片《Ice Guardians》,B站@typacm

因此,尤其在过去的20年间,冰球赛场上的斗殴规则被一再修正缩紧,场均的斗殴次数开始回落,而专门用来打架的执行者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少。

但归根结底,问题在于:

冰球比赛,就一定要打架吗?就不能按照严格的规则文明打球吗?

·为啥火气这么大

或许,还真不能。

因为对于许多冰球运动员而言,打架,似乎是冰球这项运动的必需品。

试想一下,当一群人高马大的家伙穿上坚硬的护具,双脚踩着利刃,手里拿着“棍棒”,以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的移动速度,在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来回乱窜时,一次无意的冲撞,就有可能会断送一名选手的职业生涯。

这种氛围所产生的压迫感,自然是常人所难以承受的。

因而,在高速紧凑的对抗里,适当地穿插一些拳头与鲜血,对运动员紧绷的神经,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缓解。

所以,在纪录片《Ice Guardians》的调查里,有98%的NHL运动员都不同意取消冰球比赛中的斗殴环节。

比起理性规则所带来的束缚,他们更愿意拥抱感性暴力所带来的冲击。

而对于场外的观众而言,看冰球球员互殴的原因,则相当直接——人人都喜欢围观打架,不论打架的人是在拳台上还是在冰面上,也不论打架的原因到底是啥。

所以,尽管野蛮且饱受争议,但时至今日,在比赛里可以“合法斗殴”也依然是冰球这项运动最吸引人的看点之一。

毕竟,看着两个大汉在冰面上互砸对方面门,其所带来的肾上腺素刺激,从来就不弱于一次精彩的团队配合射门。

就像下面这位执行者自己所总结的那样:

·截图来自纪录片《Ice Guardians》,B站@typacm

设计/视觉 Elaine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夏沫洛kay"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kVCvR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