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深度解读,领略人物精髓之作

阅读麦基的《人物》这本书时,我的靠前感觉就是,惊叹于作者的阅读量和观片量。

本书对于剧作中“人物”的剖析,句句箴言,一针见血,堪称是专业性和可读性兼具的科普著作。

《人物》与《故事》、《对白》构成“罗伯特•麦基虚构艺术三部曲”。

《人物》,深度解读,领略人物精髓之作

作者在引言中就说:“ 人物不是人。人物是一件艺术品——是对人性的一个深情的、有意味的、值得纪念的比喻,它出生于作者的心智子宫,安卧于故事的怀抱,注定要得永生。

通俗一点,我们爱读文学、我们爱看影视作品,读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令我们印象深刻。

那么,为什么有些作品,可以脱颖而出,广受好评,成为经典,深入人心呢?

答案就是:你喜欢作品中塑造的人物。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喜欢呢?

书中说:“ 千百年文学虚构所提供的复杂人物的多样性远远超越了我们一辈子所能遇到的真人的范畴,并且丰富了我们对所需之人的见解。

不仅如此,我们知道人是具有多面性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他人展现的只是某一面的自己。

而剧作中的人物,可以在创作者的笔下,让我们看到他的多面性,不需要窥探,不需要纠缠,一本书、一部电影,就可以是他的一生、他的所有。

因而,创作人物,就是要跟人性竞争,炮制出一个比我们可能遇到的任何人都更加复杂、更有启迪、更具磁性的人。

作者将人格解析为“社会自我”“个人自我”“私密自我”和“隐藏自我”四个层面,提出了“四个自我寻找一个人物”的概念。

社会自我:权力变奏曲

这个很好理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童年早期,无论是为了赢得爸爸妈妈的喜欢,还是为了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便懂得了佩戴社会面具的必要性。

所有的社会自我都有某种程度的不诚实,而这却是保护核心自我所必需的。

个人自我:亲密关系的变奏曲

在与家人、朋友、恋人这三种基本关系的相处中,我们会调和自己的行为,以维持关系的质量。

我以大家熟知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举例。

陈俊生,家有娇妻和可爱的儿子,是家庭事业双丰收的精英,表面看似幸福,其实他对于婚姻生活日渐疲惫。

这就是他个人自我的部分。

私密自我:身份变奏曲

私密自我,即核心自我,在面对一切变化着的人和事,我们会产生多重的自我,去观察,去权衡,最终做决定的那个便是核心自我。

《我的前半生》中,陈俊生的核心自我就是他面对红颜知己凌玲的诱惑,最终决定背叛罗子君,选择凌玲。

隐藏自我:欲望变奏曲

“有人藏在我脑袋里,但那不是我。”

隐藏自我,更像是人的潜意识,它静默无言,却真实存在。

例如,陈俊生的隐藏自我便是,大城市中纠结徘徊的生活让他迷惘,他以为逃离了围城,却只是走进了另一个围城。

写在最后

以上只是书中所述的零‬光片羽‬,每一章每一节,都凝聚着作者对这一行当的挚爱与激情,其特有的率真、渊博与睿智透射于字里行间。

《人物》,深度解读,领略人物精髓之作
《人物》,深度解读,领略人物精髓之作

如果你也有志于要创造出“安卧于故事的怀抱”的“注定要得永生”的“不是人”的艺术精品,那么《人物》一定是值得你反复捧读的佳作。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没电了叭"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kU1BB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