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在东望洋赛车跑道旁边,有三座建于20世纪初的西式大宅,分别是“快乐宫”、“白宫”及“知春邨”,它们被称为昔日东望洋山上三大私人豪宅,现时都被政府评定为“具建筑艺术价值的楼宇”,究竟它们有什么建筑特色,经历百年岁月后又如何“发挥余热”?

01

快乐宫

如果看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直播,赛车经过葡京弯后驶上加思栏,驶过山顶医院后,画面会出现一道高高的麻石墙,墙上写着“岭南中学”,“快乐宫”就是建在这道石围墙形成的台基上。

早在1915年,土生葡人律师施之古(Francisco Xavier Anacleto da Silva)向澳门政府申请位于东望洋的土地兴建花园大宅,1918年获批面积1671平方米的地块。施之古委托土生葡人建筑师施利华(José Francisco da Silva)为其设计大宅,并于1921年落成。

快乐宫的设计采用当时澳门流行的古典折衷风格,采用对称的平面。大宅正立面朝向东南,从窗户及阳台能饱览澳门外港的景色。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正立面建有三个向外凸出的“凉廊”,正中是由八根两层通高的巨大科林斯柱支撑的入口门廊,加上粗琢花岗石基座,令大宅入口有类似古典神殿的宏伟庄严;入口门廊两侧是一层高的、半圆形平面的弧形廊,为地面层前半部份的大厅形成类似凉亭的半户外空间,并为一楼前半部份的房间形成宽敞的露台。

两个侧立面采用对称的柱廊设计,中央部份带弧形平面略为凸出,使古典造型的立面略带巴洛克曲面的动感。立面檐壁上成对的涡卷式托架、藤花装饰、壁柱上垂花饰及错落有致的山墙造型,令大宅更显巴洛克的华丽。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至于室内的装潢,都是采用20世纪初流行的浮雕装饰与花线,门和楼梯都略带巴洛克的装饰。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原属施之古的“快乐宫”,于1937年通过司法拍卖而成为澳门邮政储金局物业,自1938年租予为逃避日本侵袭而从广州迁来澳门的广州岭南中学男校,并从1948年至今成为澳门岭南中学的办学大楼。

看看新旧对比

↓↓↓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02

白宫

就在“快乐宫”旁边,坐落着澳门的“白宫”。白宫的原主人是澳门土生葡人律师、报人卢义士‧施利华,是著名汉学家伯多禄‧施利华的儿子,他购入这块土地后于1917年动工,1918年末建成。当时外墙涂上灰白色,所以被称为“白宫”。

楼房的平面由一个矩形组成,主要的立面朝向白头马路及东望洋斜巷,在这两个立面的转角处加入了圆形平面的塔楼,造型仿似欧洲中世纪的城堡。

【豪宅探秘】东望洋山风华,三大隐秘名邸的前世今生谜踪

大楼以19世纪后期流行的古典折衷风格设计,这种风格着重近观的效果,同时可以随意加入不同历史风格的元素。这座大楼面向白头马路的立面,以近乎巴洛克式的弯曲立面设计,让两层高的楼房拥有凉廊式的阳台,可以饱览当时未大规模填海的外港海景。

大楼在1960年至1996年曾是耶稣宝血修女会的修道院,1996年改建及扩建后成为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现在是澳门金融管理局的办公大楼。

看看新旧对比

↓↓↓

03

知春邨

在东望洋赛道经过了“岭南中学”的石墙,前方就会见到一座古堡式大宅,这原本是文第士(Manuel da Silva Mendes)的大宅,也叫“知春邨”,建于 1908年之前,是三座大宅之中最早落成的。至于由谁设计,却未有明确的资料。

整座大宅平面略呈方形,向南的正立面两端角分别建有三层高的塔楼,并与立面成45度转向,墙角饰有角隅石,最顶层边上建有类似巴洛克涡卷形扶壁的饰件。塔楼采用圆拱窗及顶层的尖拱窗,加上塔尖和垛堞造型的女儿墙,令大宅外观带有中世纪城堡的感觉。

正立面地面层以纤细石柱支撑一楼的阳台并在下方形成凉廊,相对于塔楼的拱窗,建筑主体以矩形门窗为设计,配合檐口花纹、涡卷形托架、护栏支墩及中式宝瓶栏栅式女儿墙,在20世纪初能从阳台遥望南湾、西湾及远处岛屿。

文第士1901年来到澳门担任利宵中学的葡语和拉丁语教师,后来两次担任该校校长,亦任法官、检察官及执业律师。他逝世后,大宅曾用作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修女宿舍及护士学校,后来用作政府诊所、卫生司药物事务中心。1998年被改造扩建,用作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

这三座洋楼的设计,体现了20世纪初澳门葡人的生活品味与美学追求,均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后期的潮流影响。

上世纪20年代的明信片,可见到相邻的三座大宅

今时今日,它们被修整、翻新、改造,仿佛将百年岁月轻轻放下,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传承和创新,也正是澳门这座小城的魅力所在。

另外,若想看看澳门其他别具一格的历史建筑,了解有哪些值得一游的“建筑群”和“场所”,可以到澳门文化遗产网页(https://www..mo/)探索一番。

资料及图片来源:文化局、《澳门》杂志、澳门记忆网站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那位张同学啊"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jqRf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