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情深篇章,结局时张氏是否真心爱上丈夫?

文/张小暖

堂堂的国舅爷沈从兴和一个五品小官盛纮,犯了同一个毛病——宠妾灭妻。

不同的是,盛纮宠妾灭妻只是遭到了盛家老太太的指责和大娘子的白眼;而沈从兴宠妾灭妻,却惹恼了皇帝。

这一天一地,云泥之别的原因,不过是,盛纮正妻的家世和盛家一般大小,而沈从兴的正妻“张桂芬”却是当朝国公的女儿,英国公手握兵权,就连皇帝也要敬畏三分。再者,这门亲事还是皇帝钦点的。

《知否》情深篇章,结局时张氏是否真心爱上丈夫?

原本看似一段登对的婚姻,中间偏偏夹进来一个小邹氏——沈从兴亡妻的妹妹,沈从兴将自己对亡妻的感情全部转嫁到了小邹氏身上,而忽略了张氏的感受,这才有了“国舅爷”宠妾灭妻的丑闻。

沈国舅的大妻小妾

对于沈从兴的婚姻关系,明兰和顾廷烨,都曾在心底做过深度的思考。

style=": rgba(0, 0, 0, 0) 0px 0px 0px;"在明兰眼里,英国公府需要沈家来牢固和新皇帝的关系,沈国舅则需要根深叶茂的英国公府来提升自家的势力,邹家需要继续和沈家保持姻亲关系,保护大邹氏夫人的子女利益,大家各取所需。

明兰每每想到张氏的处境,都会扪心自问 “如果她落到这么个境地,她能抗拒家族压迫而毅然决然地反对婚事吗”?

不由得感叹,古代女子的命真苦啊。

面对沈国舅的大妻小妾,顾廷烨也曾发表过自己的态度,觉得还是沈国舅太贪心,原着中这样写道:

沈兄重情义是好事,但世上有些事是不可两全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么他就好好娶了张家女,要么他就去娶邹家姑娘,以邹夫人当年的厚德仁爱,皇上念看情分,也未必会硬逼着沈兄去娶张家女。沈兄就是太拖沓了,又想兼顾情谊,又想前途顺遂,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这世上的道理就是这样,往往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不过大梦一场空。你越是被情谊困住,你就越得不到情谊;你越是在意远大前程,你就越难拥有前程似锦。

而当初的沈从兴,并未意识到这些。

小邹氏并不像大邹氏那般贤良淑德,反而出奇地刁钻蛮横,常常拿着姐姐大邹氏对沈家的付出道德绑架沈从兴,而这招,对心地柔软的沈从兴很管用。

不仅沈从兴宠小邹氏,皇后也念着大邹氏的情分,处处厚待、不忍苛责于小邹氏,在沈从兴和皇后的庇佑下,小邹氏区区一个妾室,却被封了诰命。

这对于张氏来说,是何等的讽刺。张氏到底是国公府的嫡女,嫁到沈家,混的却还不如一个妾室,空有一个正房的虚名罢了。

可偏偏这位张氏,从小自命清高,尽管她早就看透了小邹氏蛊惑沈从兴的那些妩媚伎俩,但是她却偏不屑于揭穿,也更不屑于与一个妾室争宠。

即便沈从兴天天在小邹氏处下榻,张氏也从不会在沈从兴面前服软,或娇柔、或放低身段,全然不会。

张氏不止一次在心底期盼过沈从兴,谁不想自己的丈夫心里疼爱的那个人是自己呢?可沈从兴偏偏要“宠妾灭妻”,所以,张氏那孤傲的皮囊下,剩下的只不过是一颗被现实消磨殆尽的心罢了。

谁又能够毫无希望地爱着一个人呢?可有时候,只有不抱希望,才会有惊喜,才能够不在乎,才可以学着不要太执着。

其实,张氏那看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冷傲下,不过是在维护自己在感情面前那仅剩的一点尊严。

《知否》情深篇章,结局时张氏是否真心爱上丈夫?

祸端

张氏临盆那天,小邹氏以自己身体不适为幌子,将宫里请来得太医,拐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并且将太医困在了自己的院子里,这摆明是不想让张氏顺利生产,往阴险了说,就是想置张氏于死地。

小邹氏为何如此狠毒,敢置人命于不顾。其实,和沈从兴没有原则的宠爱,脱不开关系。就像当初盛纮宠林小娘,宠得没有原则、失去分寸,所以才导致明兰的娘惨死,才导致墨兰失足毁了盛府面子。

这点上,沈从兴和盛纮如出一辙。 哎,不由得感慨一句,真是真爱千金抵不过四两胸脯啊。

而邹氏和林小娘也十分相似,她们都是满心欲火向外爆发的人,可惜自身缺乏道德约束,不仅如此,丈夫还在无形中助了她们一臂之力,这才使得,她们干起坏事来,良心也不曾不安过。

幸亏明兰赶到的及时,这才从小邹氏的手里抢回了太医,危在旦夕的张氏硬是撑着一口气,等着自己的爹娘来。

其实想想,挺心酸的。一个女人生孩子过鬼门关的时候,想到的竟不是自己的丈夫,而是自己的爹娘,这得是被婚姻伤得多深、多疼、多绝望啊。

英国公夫人,看见自己的女婿沈从兴,气就不打一处来,当着众人面,便厉声斥责:你惦记前头太太,我不怪你,十几年夫妻情谊,也是人之常情。可我女儿也是你三书六聘、圣上赐婚的,难道是我张家闺女没人要了,非要你沈国舅来可怜。

沈从兴只能乖乖跪在岳母面前,请求原谅。

《知否》情深篇章,结局时张氏是否真心爱上丈夫?

沈从兴也知道,如今的事情显然是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范围,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张家人面前赎罪,请求原谅。

一边是岳母的痛斥,一边是产房惨痛的叫声,相信在两种爱恨交织的声音中,沈从兴多少会有些反省。

就在张氏疼痛难忍,快要不行时,老国公爷快马扬鞭地赶到了,小厮跑在前头大声通报:国公爷来了。

张氏当即惨叫了一声:爹,女儿尽孝了。撕心裂肺,仿佛穿透了每个人的心疼。

张氏的这一声惨叫,也让国公爷彻底醒悟了,毕竟女儿嫁给沈从兴是*治联姻,是为了国公府的未来,为了“尽孝”,她不仅搭进去了自己的幸福,如今还要搭进去自己的命。

还好,最终张氏平安地产下了孩子。英国公夫人,安慰了身体虚弱的女儿几句,当即翻了脸,指着鼻子怒骂沈从兴,并将小邹氏往日的恶行一一抖落出来。

英国公夫人:国舅爷当邹姨娘是好人吗?不知她欺瞒您多时了。

当初,小邹氏怀孕,太医说孕像不好,怕是保不住,随即,小邹氏便和哥哥商量一个计策,反正孩子是保不住了,那不如就让他失去的有价值。

小邹氏故意让人将大邹氏的孩子引到水池边,然后自己假装去救孩子,不慎跌入池中,导致流产。这样还能在沈从兴那儿落下一个“为救孩子流产”的美名,让沈从兴对自己多几分怜悯和内疚。

其实当初,张氏早就查出了真相,可国公夫人偏不让女儿说,她告诉女儿: 傻姑娘,当时说顶什么用。到底她是失去了孩子的,没准儿国舅爷还心疼呢。这种把柄,就要流到紧要关头,方能一击即中。

《知否》情深篇章,结局时张氏是否真心爱上丈夫?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国公夫人帮助女儿撕开了小邹氏的假面,替女儿铲除了绊脚石,可这时候,张氏已经对沈从兴死心了。

面对女儿重重的心事,国公夫人再次对女儿下了狠心。

彪悍的母亲

即便做了母亲,张氏仍是一副清高的作态,不愿与谁去争去抢,更不屑与丈夫欢好。就像她当初对明兰说的那番话 :看窗台前的那盆腊梅,不喜争群斗艳,孤芳自赏也能傲然于世。

可国公夫人却不赞同,她对女儿的做派,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情绪激动地说到: 你放明白些,你到底是嫁出去了,娘家能帮你多少?再怎么使力气,还得看你自己的。如今我和你爹尚在,倘若将来我们去了,你哥哥嫂嫂当家,那又是隔了一层,这孩儿的前程该如何?

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张氏的神色略微变了,似是若有所思的样子。

英国公夫人: 女子虽弱,为母则刚,你若是一个人,死了便死了,不过是我们两个老的伤心一场。可如今你有了孩儿,你忍心看他窝囊地活着?因不受父亲待见,看他受兄姐欺负,被下人慢待?

母亲的话语,一字一句地扎进了张氏心里。有了孩子,生活便再也不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了,那些前尘后事,该忘记的忘记,该筹谋的也要下功夫筹谋了。

英国公夫人又提点女儿:你和姑爷这般冷着,也不是个法子,你又脸皮薄,不肯低声下气,这次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不但给你除了祸患,姑爷此刻必然对你心存愧疚, 这回,他再来瞧你时,你可不许再给他冷脸子瞧。为着孩子,你也得服软,该哭就哭,该说委屈就说委屈,该柔弱就柔弱,把人给我拢住了,听见没有。

其实,比起在高傲的坚持中枯萎,还不如在圆滑的妥协中好好生存呢。

接着,国公夫人又将永昌侯府的大娘子梁夫人的婚姻事迹,赘述一遍,以此警戒自己的女儿。

当初,梁夫人和张氏一个命运,都是*治联姻,嫁给了一个不中意的男人,便使起了小性子,结果通房钻了空子,赶在她前头生下了儿子。闹得如今,庶长子爬到了自己头上。

这让我想起了盛老太太说给明兰的话: 你记着,你的男人是你至少半辈子的依靠,你就是不喜欢他,也要拿住了他,别叫旁的女人得了空隙,不要摆什么清高的臭架子,便是男人没那花花心思,也得你有能耐看住了。

如果,当初盛老太太告诫明兰之事,张氏也在跟前,会不会就会转变自己的思想,也不至于过得如此田地。

不论这场婚姻的目的是什么,既然已经结婚了,那就要选择向客观事实“臣服”,臣服不是消极的做法,而是“不抗拒”的态度。

毕竟,世上哪有事事如意, 好日子要过,坏日子也得过下去,还得想办法过好了。

正如国公夫人所说: 不要总说这都是命,你不压在命上头,命就要压到你上头。

当沈从兴带着愧疚的心前来向张氏赎罪时,张氏想起了母亲的话,摒弃了一贯的傲气,小女人般的一头栽在沈从兴的怀里,放声大哭。不知是哭自己无可奈何的妥协,还是在哭这天下女子的宿命。

不由得感慨一句,这世间的感情啊, “情深缘浅,是憾事;情浅缘深,是怨偶”!

作者:张小暖,愿你我在温暖而舒心的文字里相逢不晚,共同成长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贰箂箂叁"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jjR66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