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王丹凤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影星,她的美是绝代芳华。

有人觉得孙俪像她,年迈的她慈爱一笑说:“她比我漂亮。”

郑大圣导演见到王丹凤也惊为天人,夸赞她是中国的奥黛丽·赫本。

即使到了晚年,王丹凤也保持着优雅,眼里仍旧有着明亮的光彩。

人们说她是一个传奇。

从《红楼梦》的“薛宝钗”演到《瑶池鸳鸯》的“祝英台”,再演到《护士日记》“简素华”……

王丹凤将自己演成了“ 22位新中国人民演员 ”之一。

也在晚年获得了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只是事业上的辉煌不是最大的传奇。

她与老伴相识相知相守72年的爱情才令人动容。

“老伴儿是我的初恋,他对我一见钟情,和他结为夫妻,是我这一生做过最对的事情。”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较好的爱情,没有时间尽头……只有我想和你在一起……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01

机缘巧合逐梦成真

1924年王丹凤出生于上海,原名王玉凤,是家里的小女儿。

父母是浙江宁波人,为求商机奔赴上海。

在上海他们以经营旅店为业,生活富足。

父母爱听越剧,每次去戏院总会把小小的王丹凤带上。

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大一些的时候,小丹凤开始缠着父母去剧场。

“爸爸,爸爸,明天上映的可是胡蝶的电影!你说过要带我去看的!”

不止是胡蝶,那个时代的影星,比如阮玲玉,比如陈燕燕。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她们的海报,可都被贴在小丹凤的房间里。

看着这些,小丹凤心底的明星梦悄然升起。

我有一天也要当演员 !”

王丹凤一家亲仁善邻,周围人多愿与其走动。

诸多邻居中,做演员的邻家姐姐舒丽娟最喜欢小丹凤。

1941年,听多了王丹凤对于表演好奇的言语,舒丽娟直接把她带去了片场。

这也是王丹凤演艺事业的开始。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到了片场,舒丽娟仔细叮嘱王丹凤不要乱跑。

王丹凤点点头,躲在后面盯着剧组的人忙忙碌碌,却也被片场指挥工作的朱石麟一眼看中。

彼时的王丹凤17岁,正是二八年华,眼神灵动,容貌出众。

心里浮起“这个孩子能不能来拍戏”的念头。

朱石麟当即征求王丹凤的意见,并前往王家询问其父母。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朱石麟

在那个年代,演戏多多少少会被人诟病。

王丹凤的父母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平安健康,嫁个好人家

出去“抛头露面”会遭人闲话,万一受了委屈怎么办?

可看着王丹凤充满希冀的眼神,听着朱石麟的再三保证。

不想女儿伤心难过,王家父母还是点头答应,让女儿与朱石麟签了3年合同。

也是这时候,朱石麟把王丹凤的名字从“玉凤”改为“丹凤”,取“丹凤朝阳”之意。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少女有了梦想,就会带着热爱和执着去奔赴梦想。

17岁的王丹凤演技青涩,但愿意用心揣摩剧本和人物。

在《新渔光曲》中,她将一位凄楚可怜,受尽剥削却依然坚强善良的渔家姑娘刻画的入木三分,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认可。

再加上她的容貌像周璇,电影界便称赞她为“小周璇”。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从1941年出道到1943年,短短3年的时间,王丹凤出演了14部电影。

虽然只是一些小角色,但是王丹凤的演绎技巧逐渐扎实。

那些年,为了磨炼自己的演技,王丹凤下了不少功夫。

恩师朱石麟说:“ 你要多读书,揣摩书中人物的心思。还要多看看老前辈怎么演,丰富自己的演技 。”

王丹凤听从恩师的由衷之言,经常去剧院研究学习。

这一去,可就邂逅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

02

一见钟情感情深入

1926年,柳和清生于上海有名的电影世家,家境优渥。

他家在1934年创办了金城大戏院,柳和清毕业后就进入家族打理生意。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1944年,金城大戏院的观众络绎不绝,生意如火如荼,20岁的王丹凤就是观众之一。

静坐以待开场,她青春靓丽的外形惹来不少人驻足欣赏。

柳和清坐在不远处,不经意地瞥了两眼。

明明是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却电光火石间唤醒了心底的悸动。

面对喜欢的女子,18岁的柳和清止不住心头的小鹿乱撞,向剧场伙计打听这位女子。

伙计说:“那是当红影星王丹凤,很多人喜欢。”

于是柳和清每天都在剧院等她,只是浓烈的感情怎能一直沉默?

我每天都在抓耳挠腮,期待她的出现,她可能不知道,但是我一直在等她 。”

终于柳和清忍不住了,通过家庭的关系,找到了王丹凤的家庭住址。

当清朗端正又彬彬有礼的柳和清站在面前时,王丹凤愣住了。

虽然柳和清出生富贵,但并未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他的为人正直,处事光明磊落。每次约我出去都会征求长辈的同意,我爸妈点头后,他才带我出去。”

王玉凤制作二八年华,巧手编织人生,传承匠心遗韵

柳和清知道王丹凤爱看电影,于是经常约她看电影。

二人还会在书房一起阅读习字,分享自己的感悟。

当王丹凤从书中抬起头,看到一道挺拔的身影在低头书写,执笔的动作流畅沉稳。

这样的景象总会让她忍不住偷笑。

一段好的感情是互相成长,共同滋养。

柳和清平时有空就陪着王丹凤研读剧本,扮演她的对手角色,帮助其体会情感。

03

一炮而红喜结连理

感情一点点浓烈,事业也迎来转机。

1944年,导演卜万仓要拍摄电影《红楼梦》。

周璇演“林黛玉”,袁美云演“贾宝玉”,“薛宝钗”一角迟迟没有人选。

朱石麟说:“ 薛宝钗二十一二,王丹凤的年纪正合适,演的也不错,要不让她试试 ?”

卜万仓一拍脑袋,想起了曾经合作过《博爱》和《两代女性》里的配角王丹凤。

水灵灵的眼睛,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这不就是“薛宝钗”本人吗?

卜万仓便让王丹凤准备一下这个角色。

机会来得太快,才出道3年的王丹凤一听搭档的是当红影星周璇和袁美云,当下就吓了一跳,只觉得自己不行。

那个时候的我还很青涩,卜导说你不要怕,你很合适,只管放心演就好了 !”

为了不辜负导演的期望,也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

王丹凤整日将《红楼梦》抱在手中研读,书中密密麻麻全是她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的见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举止娴雅,容貌丰美的“薛宝钗”横空出世。

王丹凤凭借“薛宝钗”一角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影星。

电影公司争先恐后地给她送剧本。

而为了拓宽戏路,王丹凤演绎过不同类型的角色。

先是化身为忧国忧民的教师“梁曰贞”,在《民族的火花》中为了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后在《青青河边草》中化身为在战争中与丈夫分离的少女,后因生活潦倒被迫沦落风尘……

几年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走过。

1949年之际,香港电影剧团将王丹凤、陶金等人吸纳其中,组成团体到各地进行慰问演出。

每天在舞台上传播新思想,每天在舞台下尽心排练。

“香港什么都有,为群众表演也让我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但是这里没有柳和清,分开了我才知道他有多重要 ……”

这边的王丹凤思念这柳和清,那边的柳和清也放心不下在外的王丹凤。

1951年,从上海到香港的一封信里,藏着一句“何日归?我欲同你携手。”

一句话让王丹凤的心湖荡起层层波浪。

拒绝香港电影剧团的续约回上海,相恋7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个是当红影星,一个是知名企业家。

二人的婚礼在上海逸园大饭店举办,高朋满座,举杯同庆。

大街小巷都是印着两人婚礼的新闻,老百姓也津津乐道。

婚后的王丹凤并未选择像其影星一样息影。

在幸福的加持下,她拍摄了《雷雨》《家》《护士日记》等经典作品。

为此,王丹凤还在《护士日记》里献唱了插曲《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

朗朗上口的曲调流传至今,很多人听过这首歌,但是知道这首歌是王丹凤演唱的人寥寥无几。

这些年,王丹凤虽然事业有成,但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次家庭的伤痛。

在1951年到1956年的时间里,王丹凤生下了4个女儿,其中一个不幸早逝。

夫妻两人悲痛欲绝,身为丈夫的柳和清率先忍住痛苦,安慰妻子,陪伴她走出伤痛。

于是王丹凤又再一次倾力投身演艺事业中。

1962年,38岁的王丹凤被评为“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

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04

夫妻患难生死与共

只是时代的进程在66年搁浅。

丈夫柳和清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被下放到浦东的化工厂。

心疼从没吃过苦的丈夫开始拉车、运料,干尽体力活。

王丹凤一边带着孩子,一边为丈夫奔走。

身边的人劝王丹凤较好和柳和清划清界限,免得被牵连。

但王丹凤意志十分坚定。

“夫妻本是同林鸟,怎可大难临头各自飞?就算别人可以,我不行!和清一日是我的丈夫,终生都是我的丈夫!”

王丹凤经典电影作品《护士日记》

好在虽有乌云遮皎月,但还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王丹凤还记得柳和清回家的那天,衣衫破烂不堪,人也被折磨的没了人形。

王丹凤义无反顾地抱住了他。

晚上两个人相依在餐桌前,柳和清看着妻子准备的一桌菜潸然泪下。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扛下来的,但是我一想到她在外面面对的是更艰难、更困苦的处境,我就知道我不能认输,我得平安出去,得保护她。”

短暂相见,又遇别离。

因为文艺工作者的身份,王丹凤紧接着和同事被下放到新桥公社进行劳动改造。

她褪去光鲜亮丽的衣服,换上适合耕田的粗布麻衣,在田野里辛勤劳作。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好在柳和清一直陪伴在侧,再苦再累,王丹凤也能微笑面对。

王丹凤经典电影作品《女理发师》

而命运好似不愿给人喘息的机会。

好不容易被单位担保出来的王丹凤回到了上海和丈夫团聚,又经历了一次别离。

只是这次别离,将王丹凤打入了深渊。

当下*治局势更加紧张,殃及到电影《桃花扇》。

上至导演编剧,下至文艺演员,都被牵连。

主演王丹凤百口莫辩,被分配至“牛棚”。

王丹凤的孩子也因为她在学校里被歧视,好在孩子十分乖巧懂事,从不抱怨。

身体和精神上双重的摧残早已折磨地她摇摇欲坠,命运在此时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她得知了好友冯喆不幸惨死,导演孙敬因忍受不住自杀,又被救回……

感觉看不见一丁点儿的亮光,朋友们一个一个的没了,孩子和爸妈也因为我天天受罪,我就觉得这日子没法活了 !”

眼看着妻子的精神几近崩溃,柳和清每天都默默地安慰她。

“坚持住!会过去的!如果你活不下去了,我也绝不独活!”

王丹凤经典电影作品《海魂》

05

终得圆满比翼而去

柳和清的鼓励和支持,让王丹凤咬牙撑过了这段灰暗的岁月。

在折磨下浑浑噩噩,王丹凤早已没了拍戏的心。

《玉色蝴蝶》是王丹凤在1980年拍的谢幕之作,此后便息了影。

女儿们都已经长大,两位老人决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1989年,二人迁居香港,开了“功德林上海素食馆”。

王丹凤也有着做生意的天赋,在丈夫的帮衬下,生意蒸蒸日上。

生活的安稳让二人感到惬意,三个女儿也长大成人。

两人在惬意的日子里要么一起看电影,要么坐在书房里像以前一样看书写字。

不过惬意的生活哪有不拌嘴的?

我性子软,不会吵架,生气了也只会躲在房间里不理他 。他见不得我不理他,总是耐心的哄我。惹他生气的时候,我说两句好话,他就开心了。”

王丹凤知道,因为他们深爱彼此。

对他们而言,除了生离死别,其他的都是小事。

两人的身体愈发苍老,80多岁的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的身体不能继续忙碌了。

“我想回家看看,那是我们相识的地方,我想在那里落叶归根。”

王丹凤和柳和清将饭店转让给别人,动身回了上海。

吾心安处是故乡。

王丹凤与丈夫柳和清

2016年,柳和清与世长辞,享年90岁。

王丹凤也已经到耄耋之年,看着弥留之际的丈夫,她难掩悲伤。

柳和清躺在病床上,只剩一丝微弱的气息,看着妻子,露出和煦的笑容。

柳和清觉得她还是那么漂亮,一如初见的模样。

王丹凤握住他的手,努力扯出一丝笑容说:“哪里漂亮?都是皱纹。”

“哪里都漂亮。”

对不起啊……这次我比你先走……你别害怕,下辈子我还想和你在一起,所以我先去看看,等待我们的下次相逢 ……”

王丹凤夫妇

孤单比死亡可怕,往往被留下来的人才最痛苦的。

王丹凤看着爱人在眼前消逝,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们相识相知相守了72年。

这72年很长,长到两个人经历了无数的坎坷。

却又很短,短到仿佛一切的一切就在昨天。

“他曾对我是一见钟情,他说能够一见钟情是因为灵魂先认出了对方。上辈子我们在一起,所以这辈子他认出了我,那下辈子就换我来认出他。”

老伴儿去世后,王丹凤的身体也逐渐虚弱。

年迈的王丹凤忘掉了许多的事情,她唯独忘不了自己的丈夫。

妈妈的记忆现在不是很好,但是她总是忘不了爸爸,她常常抱着爸爸的照片说话 。”

2018年5月,在距离老伴离世的2年后,王丹凤与世长辞。

王凤丹的一生是影坛的一个传奇,献上了50多部作品,获得了无数奖项。

最后完美谢幕,去完成和丈夫生生世世的约定。

希望下一世,他们还能再相逢。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槿ran"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jjR10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