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商君书丨领悟秦制精髓,商鞅智慧启迪今人

鲍鹏山商君书丨领悟秦制精髓,商鞅智慧启迪今人

最近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上海开放大学的鲍鹏山教授曾经严厉地批评《商君书》,说商鞅是最大的恶棍,大家认为这种批评合适吗?

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吧。而我认为谈不上合不合适。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批评商鞅和《商君书》,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裔,对于中华民族的先人和典籍,都是可以讨论研究的。

鲍鹏山教授的批评也仅仅只是代表他个人的看法而已。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又不是圣人。何必让他的言论去裹挟大众呢?或者站在某种道德高度,去讲他批评得合不合适呢?

如果说,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模一样的,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趣味可言呢?所以我认为首先靠前点我们就要明白,求同存异,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我们再来谈谈商鞅和他的《商君书》。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年轻的时候就十分推崇法家的刑名法术之学。当时法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达到一种富国强兵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分裂的时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各个国家都想着富国,强兵,兼并土地,扩大地盘,实现利益最大化。

抢钱,抢地盘,抢女人,估计这口号在那时候喊得很响。呵呵。

鲍鹏山商君书丨领悟秦制精髓,商鞅智慧启迪今人

商鞅原来是卫国的王氏后裔,但是卫国毕竟是个小国,商鞅认为自己一身本事,呆在卫国实在施展不了才华,于是他就跑到了魏国。

魏国的国相公叔痤了解了商鞅之后,发现这小子是个人才。于是向魏国国君魏惠王大力举荐商鞅,让惠王给他个高级职务干干。说按照他的方法去做,肯定能让魏国更加强大。

然而,当时魏惠王并没有听从公叔痤的建议,还认为是他年老痴呆,躺在病床上说胡话呢。于是拒绝了公叔痤的建议。公叔痤一看惠王不听,就建议惠王把商鞅杀掉,以免将来留下后患。

然而,魏惠王还是不在意,觉得商鞅不过是个浑头小子,怎么看怎么都不起眼,没什么大出息。公叔痤气愤交加,转身就叫商鞅赶紧离开魏国。

商鞅一看情势不对,也是没带二话的,离开魏国直接奔秦国去了。当时的秦国正是秦孝公时代,秦孝公一直想着富国强兵,图谋霸业,正在招揽天下人才呢。商鞅的到来正合他意。

秦孝公听了商鞅的改*变*之术后,那是两眼放光,精神抖擞,觉得霸业可期。于是他授予了商鞅很大的权力,让商鞅大胆地去干。

商鞅感觉到自己的高光时刻即将到来,也是倍加珍惜这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他在改*变*之前做的靠前件事就是树立威信。

具体的有一件事情,他贴出公告让人把一块木头搬到城头,就给十金。当时的老百姓都觉得这不太现实,搬一根木头就给那么多钱?怕是骗人的吧?

后来商鞅又增加到了五十金。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不太相信,结果偏偏有一个相信的小伙子,把木头搬到了城头。最后,他得到了商鞅赏赐给他的五十金。

这个故事叫做徙木之信。从此商鞅的威信就树了起来。他开始大搞改*,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方略。

二是改*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

三是制定严峻的法律,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推行小家庭制等。

四是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

五是移风易俗,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商鞅的改*变*力度十分之大,但是也取得了很明显的功效。通过这次改*变*,秦国变得更加强大和富裕起来。

鲍鹏山商君书丨领悟秦制精髓,商鞅智慧启迪今人

举一个例子。公元前341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

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

公子卬相信了,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时的魏惠王说:“寡人真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然而,世间没有后悔药可吃。

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也因此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风光一时无俩。

客观地说,商鞅的改*变*,对于秦国的强大,以及后来秦国统一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两面。商鞅的改*变*,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权贵阶层的利益。比如“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虽然为平民进入上层打通了通道,但却打破了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因此得罪了贵族势力。

而且商鞅的法律过于严酷,触犯到了许多权贵的切身利益。变*一年后,有一次,太子犯法了,商鞅就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本来要处罚太子,但考虑到太子身份尊贵,就处罚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后来公子虔又触犯法令,又被处以劓刑(割掉鼻子)。

再者,商鞅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在秦孝公病重期间,他独揽军政大权,使秦国内部权力斗争激化。

鲍鹏山商君书丨领悟秦制精髓,商鞅智慧启迪今人

如此,商鞅最后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等到秦孝公死后,秦惠王即位。之前对商鞅怀恨在心的公子虔等人,便罗织罪名,污蔑商鞅谋反。

秦惠王十分愤怒,下令立即捉拿商鞅。商鞅听见风声后东躲西*,逃到边关,想要在客舍留宿。

结果客舍的人见他未带凭证,告诉他商鞅制定的法律,没有凭证留下他是犯法的。

商鞅被自己制定的政策所阻,真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知道那时候的商鞅心理是何想法?这也说明,他的法令执行得真好。

商鞅又想跑到魏国去,结果魏国的人因为他骗了公子卯,也没有收留他。最后迫不得已商鞅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并起兵开战。

但是他那么一点点兵力,怎么和强大的秦军抗衡呢?商鞅随后很快兵败而亡。他的尸身也被秦军带回到咸阳,处以车裂之刑示众。秦惠王还不解气,又下令将他的全族诛杀。

一代改*变*的名将就此落下了帷幕,留给后人无数研究和讨论的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槿ran"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jUBnv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