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瓮安县以“六个三”工作法为抓手,持续推动主要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2023年瓮安县纳入全国102个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为全面抓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示范样板。
一是坚持三个工作导向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全年粮食油料增产2%的硬任务,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实现以组保村、以村保镇、以镇保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粮食生产品种多、配套技术落地差、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机具推广运用有差距等突出问题,细化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提升工作效能。坚持结果导向,将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纳入乡村振兴“多网合一”调度、高质量考核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压实各级各部门及网格员责任。
二是明确三种技术路径早见效见长效。良种跟进,水稻主推泰优808、宜香优秀2115;玉米主推贵农玉188、新中玉801;油菜主推“油研2020”,种植11万亩,超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任务2万亩的450%;马铃薯主推费乌瑞它、徽薯1号,大豆主推黔豆11号、油春1204、本地优质十月黄等品种。良机提能,实施高标准农田2万亩,在适宜机械化的区域积极推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力推广水稻钵苗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油菜机械种肥同施,病虫害无人机飞防等新机具新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提高种植管理标准。良法开路,水稻大力推广“两增一调”、采用无纺布钵苗育秧、旱育秧等方式进行育秧等技术;玉米大力推广“一增五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科学的耕作和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粮食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通过以上三种路径,力争油菜、水稻、玉米单产分别提升3%、2%、2%以上。
三是聚焦三类示范建设促进均衡增产。强化资金整合,整合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乡村振兴生产奖补资金、农业机械化推广资金8000万元左右,集中用于示范区高产创建,加大资源、资金、人才投入,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财力保障。
强化示范引领。以19个坝区建设为重点,以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打造水稻玉米“百亩方”高产示范点25个,“千亩田”17个,示范面积2万余亩,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
四是培育三大涉粮主体提升链条活力。培育生产主体。重点扶持20亩以上粮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提供技术培训、财政补贴等支持,提高规模种植户生产技术水平和积极性,促进单产提升。目前,瓮安县50亩以上粮油种植户达200余家。培育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参与粮油生产全链条发展,依托香源农业、县供销社等企业发展订单种植,实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目前已经完成水稻订单3万余亩,油菜订单11万余亩。培育服务主体。推进“1+4+N”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19家。全县拥有农机10万余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58.05%。
五是统筹三支服务队伍确保技术落地。主动邀请省州专家。省、州专家到瓮安县指导工作10余次,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难题。组建县乡两级粮油单产提升专家服务团队。目前全县113名农技干部已分配到各乡镇(街道)、粮油生产示范点,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用好“土专家”、合作社专业技术服务队。盯紧重要农时节点,分环节、分类型开展调研指导,技术培训等,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六是筑牢三条防线强化防灾减损。防范气象灾害减损,重点加强涝渍害、干旱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科学应对灾害发生,促进灾后恢复生产,减轻因灾损失。防治病虫害减损,针对各地不同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重点加强水稻稻瘟病和“两迁”害虫、玉米穗部病虫害等病虫草害防控,加密监测预警,实行“一虫一策、一病一方”,大力推进联防联控,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全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提高机械效率减损,选择宜机收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整齐度和成熟度,选择适宜机收时间,选用优良收割机械,加强农机手机收作业培训,减少机收损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