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肖暖暖 通讯员 桂慧君

一张小桌子,右手转动缝纫机滚轮,双脚灵活地踩踏板,缝纫机“吱呀吱呀”的声音里,一件衣服缝补好了。

今天(11月29日)是周二,上午8点半,杭州善贤社区的暖心缝纫铺准时开门。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我们三个人轮流的,一般轮到自己了,就早上出去锻炼一下,然后回家准备准备,8点左右过来等着。”67岁的陈民心阿姨笑呵呵和记者搭话。

她是缝纫铺的三位志愿者之一,下周二才轮到缝纫铺值班,“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嘛,过来看看。”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今天值班的是冯小玲阿姨,今年68岁,社区里的老邻居带着要修改缝补的衣服裤子在旁边排队,一边讲自己的衣服要怎么改,一边聊点家常。

冯阿姨坐在缝纫机前,手脚都没闲着,戴着眼镜神情专注。

“我们这个缝纫铺,2020年7月1号开的,社区说老年人有缝缝补补的需求,过来找我,问可不可以帮帮忙。”陈阿姨年轻时当过服装厂厂长,裁缝经验很丰富,“我一听就说好,反正我有手艺,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过来帮帮忙多好。”

刚开始,缝纫铺主要是陈民心和朱彩琴两位阿姨当志愿者,每周二和周五义务帮居民缝补衣服。

“朱彩琴今年71岁了,也当过裁缝,我们三个平均年龄算一算都超过68岁了。”陈阿姨说,“小玲是2021年春节加入进来的,她年轻时候自学,也会裁缝,看我们两个人每个星期做两天,有时候忙不过来,就一起来帮忙。”

改长短、改大小,换纽扣、拉链,衣服破了补一补,几位阿姨都能做。

“改裤脚腰围的比较多,现在买衣服有的长度太长了,都来找我们改。”陈阿姨说,来找缝纫铺的老年人比较多,有时候忙起来午饭也要推迟。

今年7月开始,缝纫铺改成每周二上午开门,“以前分两天啊,比较分散,有时候自己有事情,就走不开,后来干脆集中起来一个星期一天,反正来找我们的都给做好,不会耽误的。”

“8点半开门,好些人8点就来排队。”

几位排队改衣服的阿姨不住地和记者夸赞。

“我们这几位阿姨,很好的,要怎么改怎么补,讲清楚都给你做好的,都是老裁缝,很厉害的。”

“以前我们衣服都找他们做,现在买了衣服不合适找他们改,又不收钱,真的很好。”

“又快又好,你去外面都很难找到这样的。”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来的都是老街坊,大家站在一旁,排队的同时也唠唠家常,时不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小小的空间里热闹又温馨。

除了帮大家缝补衣服,几位阿姨贴心又细心,天气冷了,还给大家做了软坐垫。

“我们这里老人多,天气冷了坐椅子上不是冷吗?我们买了材料给他们做一些坐垫,可以拿出去的,用完放回来就行。”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记者看了一下,四四方方的软坐垫,做工精细,大小合适。

今天上午,有位阿姨带着自己的风衣过来改短。

风衣平铺在桌上,用尺子做好标记,剪刀顺着剪开,缝纫机穿好线,冯阿姨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改风衣算是个技术活,相比改裤脚、缝被单复杂一些,陈阿姨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裁缝,站在一旁帮忙压平衣服,时不时和冯阿姨讨论怎么改比较好。

忙活了一上午,冯阿姨手里的活计都忙完了,拿出纸笔开始填表格。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我们要记录的,哪一天谁来值班,哪些人过来缝补,都理理好。一般一人一个星期,不过我们闲着就会过来看看,有的缝补比较复杂的我们还互相切磋。”

两位阿姨说,做的是小事,能帮就帮,“每次听他们说谢谢,看他们舒心,自己心里也开心。”

七阿姨裁缝铺第二十六期,手工温暖传递,温情满人间

左边是陈民心阿姨,右边是冯小玲阿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花花onOt"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sg/fresh/8ggCCn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