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火了,因为在中国作协2022年度的“拟纳新名单”里有她的名字。其实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很有名的爹,偏偏这爷俩又算是同行,这就耐人寻味了。
按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事并不鲜见,在这个时候,突然又冒出来几首非常辣眼睛的“诗”,内容堪比港式“屎尿屁”喜剧,让人又笑又气,所以一时间群情激愤,口诛笔伐,贾浅浅就这样火了起来。
尽管贾浅浅一再表示,这几首诗根本不是她写的,还拿出了证据,可此时的人们已经懒得听她的解释。
“反正你是贾平凹的女儿,你的水平不够,学历不高,副教授的职称可以,你没资格进作协。”
贾浅浅的诗我看过,而且不止三五首,说句心里话,写得还不错,比某些神神叨叨、“打死也不读书”的野狐禅诗人强多了。先不说她不够进“*家级作协”的条件,实话实说,以我的标准来衡量,至少其人进入考察名单的资格还是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不服气,说你是不是为贾浅浅洗地的**啊。各位别急,容我把话说完。
其实,我说的是 “当下的作协” ,并不是 “以前的作协” ,这两者的区别不小。以贾浅浅的学历、所学专业、职业职称、专业论文、个人作品等情况来看,她的确有资格进入这份“考察名单”,因为如今的作协可谓是今非昔比,早就开始“兑水”了!
美酒中兑水
我有个小我一岁的朋友,在几年前就进入中国作协,注意,是国字号的作协。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谁,在这里我就不提他的名字了,反正在他的影响之下,我在某文学期刊还混了几个月。
之所以转了一圈又出来了,是因为我看不到希望:实体书再次崛起、重回巅峰的希望。
自媒体短视频和直播的火爆,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吃文化快餐,这实在是省时、省力、省钱又不费脑子。前段时间身边有个人和我大谈论语和道德经,我还纳闷,这哥们儿也没有读书习惯啊?稍一留意才发现,他对论语和道德经的所有认知,均来自于他关注的几个短视频up主,通过这些长度为两三分钟的短视频中,他“感觉”到受益匪浅,遂既有了坐而论道的“底气”。
我很想告诉他,这种“碎片化”汲取知识的方式并不可取,平时聊天时扯扯淡还行,换个场合,换个靠谱的对象,这点功夫就露怯了。原因很简单,想获取成系统的知识,是没有捷径可言的,因为你所有的相关表达,都“太短了”,这不成了断章取义吗?
读书是把碎片化知识体系化的唯一方法
你看一下那些在 某宝 和 “拼夕夕” 上论斤卖正版图书的店铺就会明白,如今能老老实实地读完一本书的人实在不多,更不要说让他们去买书了。想想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买书是我最大的生活开支,今昔对比,真是让人痛心不已。我在杂志社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老牌的文学类型刊纷纷停止发行,一方面是因为销量(订阅量)断崖式下降,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提供的经费补贴越来越少,导致这些杂志社入不敷出。
如今的读书人越来越少。
与之相比是蓬勃发展的电子书市场,起点、纵横等网络文学平台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日进斗金的网络作家,他们不但能拿到平台提供的高额写作补贴,读者们的打赏金额也很客观,另外,这些作品还可以改编成电视剧和网络游戏,收入自然又有提高。你看,连唐家三少这样的写手都成了中国作协的成员,而且还是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谁还敢小看网络文学?
上面提到的那个朋友也同样不好过,只能向*家级作协靠拢,借此来改善生存现状,作为一个还在苟延残喘的文学期刊的首席编辑,他已经出版了多本书籍(大多数都不赚钱,赚钱的也就是一本书几万元。),条件肯定是够的。
“出书”的门槛越来越低
进入作协之后,不但人脉大开,写作方向也茅塞顿开,他开始创作抗战题材的小说,因为可以改编成电视剧。这几年又盯上了儿童小说,他的作品成为了某省小学假期的推荐书目,就是那种寒暑假学校给孩子们推荐的必读书,懂得自然懂。
其实要说起来,他还算是务实的,但如今更多的作协成员则是务虚的,尤其是那些省市级的作协,为数不少的人是削减了脑袋往里钻,有的根本就是借改*东风致富的生意人,花点钱请**写几本书出版,然后进入作协,这是“面子工程”。财力不足的,就出诗集,因为写“现代诗”比写小说、写领域专着要容易得多,诗集虽然没人看,但也能借此进入作协,说到底也是个“面子工程”。
一句话:写作、出版的门槛降低了,进入各级作协的门槛也随之降低了!
低门槛背后的协会内卷
我东北老乡花千芳因为一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名满天下(这些年前后写了上百万字的作品),也进了作协,而且一不小心就成了抚顺市的作协副主席。其实他比贾浅浅更有资格进入国家作协,可他根本志不在此,进入个市作协也不是他主观上争取的结果,说白了就是人红了就有人找,他因写作而红,当地作协自然不会放过他。
啥?你就不知道花千芳是谁。就是那个扎着小辫子、带着小眼镜解说国际形势的小胖子,现在也成了短视频up主,流量惊人。
花千芳前几天也在视频里提到过中国作协,他坦言自己的条件是够的,但并不热衷去争取进入的机会,因为他不需要。反倒是很多老头老太太很需要,消尖了脑袋往里面钻。
别说*家级作协,就算是地方作协都是如此,在极端案例中,有些作协简直成了中老年聊天交友聚会群,两个字,无聊。可是,大大小小的作协里,还是有真正的作家的,这都是必要的“牌面人物”,所以说到底,进作协这种事还真是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
这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作协的圈子,书协、画协、曲协也一样,至于那些极度边缘化的诗歌协会、朗诵协会就更严重了。
但也不是所有高手都买这些协会的账,着名书法家 毕建华 老师就因此退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媒体问及其退出原因时,老人家情绪比较激动,说因为“太乱”。
言下之意,就是门槛低了,谁都能进。
各位,说到这里,想必您就看懂这些协会的生存现状了。他们和几十年的作协、书协、画协已经大不一样!
文学、绘画、书法等领域同属于文化圈,正是因为他们开始自我封闭、自娱自乐,越来越少地考虑大众的感受,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止是失去了普通人对这些事物的关注,同时也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有人问我,您说伪造贾浅浅诗作的都是些什么人?我说肯定是有网友恶作剧,但是,其中必然有那些想进作协而不能如愿的野路子诗人的身影,就是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
我是个文学爱好者,但于当下人们写的现代诗兴趣不大,包括对目前存在的各种协会也是没有任何好感,所以,贾浅浅能不能进作协这种事,关我屁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们想骂就接着骂,加油啊,但是,我想问那些对诗歌本来就没兴趣的朋友们一个问题。
会不会你们骂得越凶,贾浅浅和“作协们”就会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