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苗族锦鸡舞,河谷文明中的自然律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一次活动中欣赏到丹寨县排调镇绚丽多彩的锦鸡服饰。后来,排调镇麻鸟、羊先及部分短裙苗族聚居区的锦鸡舞,以及他们独特的服饰,在我心中都是个谜,很想看个明白。

几年前的秋天,羊先村的芦笙小王子王方许给我送来了好消息:一年一度的羊先村吃新节将要举行了,而且在节日中将会展现我十分想看的锦鸡舞。放下电话,我立马动身,骑着小摩托直接赶往那个锦鸡起舞的地方。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一个小时的徒步跋涉,终于在日落时分到了丹寨县最偏远的苗寨——羊先村。在王方许的热情招呼下,我便不客气地与他们全家人一起围坐在火塘边,喝酒吃鱼、品尝新米,享受着一年劳作带来的馈赠。

丹寨苗族锦鸡舞,河谷文明中的自然律动

丹寨县内的吃新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苗族聚居的山寨,吃新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吃新节”意为“吃新米节”,稻耕文化的创始者之一——苗族,每年都要把这个传统节日作为水稻耕作文化的一个传统祭祀日,仍然执着地在每年农历七月的靠前个卯日,杀鱼斗牛、吹笙起舞,来庆祝这个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节日,而庆祝活动中,全村妇女参加的锦鸡舞,就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了。

“吃新”意为吃新米的意思,人们就要到田里摘取一点新长成的稻米煮来吃,以庆贺当年的丰收在望。每个苗族聚居区的吃新节日子也不相同,羊先村是在每年农历九月靠前个鸡场天过吃新节。节前几天,苗寨中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好新米和窖酒,姑娘和妇女们则在精心准备着过节跳舞穿的锦鸡盛装,小伙子们则忙着修整芦笙,准备在节日里一展身手。到了吃新节那天,亲友们都挑着礼品,带着芦笙来到寨子上的亲戚家,与亲朋好友们共度节日。

节日当天,整个寨子非常热闹,斗牛、跳传统锦鸡舞是最有代表性的节目,男人们都在场子里关注斗牛的勇猛,而女人们则在芦笙场上翩翩起舞,如果是未婚的姑娘,更要身穿隆重而豪华的锦鸡盛装,头戴炫丽的银饰,随着芦笙曲调翩翩起舞,尽力地展示自己的舞姿和衣服上的手绣工艺。小伙子们则卖力地吹奏动听的音乐,以引起姑娘们的注意,赢取她们的芳心。苗族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民族,喜爱以舞蹈和歌声传达自己的情感,节日的芦笙场就是年轻人们谈情说爱的好地方,从下午开始,芦笙一曲接一曲,直到太阳下山月亮升起才曲终人散。

丹寨苗族锦鸡舞,河谷文明中的自然律动

麻鸟村、羊先村等苗族聚居区在节日里跳锦鸡舞,这一习俗是如何来的呢?

这支苗族对自己的历史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过去他们的祖先住在东方的大平原(现河南、河北),后来因战乱被赶到了湖边(江西鄱阳湖),又沿江而上来到贵州的大山深处。祖先们唯一带来的只有三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定居了以后,带来的谷种没有田播种。他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有一位老人套到了只锦鸡,在清理时将锦鸡的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谁知便长出了小米。次年,他又把小米作种子烧荒播撒,长出了满坡的小米,小米救了这支苗族的命。锦鸡便是救命恩人,于是他们为了感恩,就让女人们仿造锦鸡的美丽头饰装扮自己,头戴锦鸡银饰,仿锦鸡的羽毛织衣带,打扮得像一只美丽的锦鸡,在苗族的盛大节日:“吃新节”“祭祖”“苗年”都要跳锦鸡舞。在芦笙舞蹈中,刻意模仿锦鸡的求偶中的步态、神态跳舞,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

锦鸡舞的表演形式都是以集体舞的形式呈现,而且场面宏大,男人吹芦笙在前,女性随后,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少则七八人,多的不限,并围成二、三圈不等。跳舞者的上身动作少,下肢动作灵活多变,关节运动多,步伐变化以起、承、转为主。锦鸡服饰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保留着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她们的银饰、绣裙、花带以及造型扮相,都以美丽的锦鸡为审美参照,高绾发髻,形如粽子,光滑圆润,高昂秀丽。裙长10—22厘米,所挂的彩带达20多条,前围帕短,绣上艳丽花色,后围帕素而长,系上十数条宽花带,垂至脚跟。盛装时,头戴银发簪,发鬓插锦鸡飞舞造型的银饰及银梳、银雀花等,上身穿3—5件短领对襟件短衣,最外一件有银扣装饰,戴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等,犹如一只美丽的锦鸡,靓丽迷人。

由于苗族没有文字,苗族锦鸡舞便成为一种符号体系,一种行为体系和工具体系,保持着远远超于现代舞蹈艺术范围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现实功能,具有了无字文化的特征。

苗族锦鸡舞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在历史的传承中,锦鸡舞至今仍是苗族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锦鸡舞无论从音乐上,舞蹈上和服饰上都是一项审美性的活动。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这项文化事项正在发生从文化性向艺术性,从实用性向审美性,从社会性向专业性的**,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丹寨苗族锦鸡舞,河谷文明中的自然律动

除了大名鼎鼎的锦鸡舞,丹寨还有一个对外界鲜为人知,但是对丹寨苗族村寨极其重要的乐舞——芒筒舞。

丹寨所有苗族村寨都以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作丧葬仪式之用。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流传于丹寨县境内的所有苗族村寨,各村寨有其代表曲目,但都大同小异,各有特色。

《苗族简史》载: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苗族最早的音乐之一。它源于古代乐器“笙”与“匏”。它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这段时期出现的。《八寨县志稿》载:“每岁孟春,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于前为导,女振铃应之……

芒筒芦笙是在芦笙的基础上配上芒筒而成的,其音乐旋律强烈,声音洪亮,感召力强。相传,苗族在长期的战争和迁徙中,芦笙几经失传。后来,苗族在祭祖时,需要芦笙,于是大家商议手工技艺,才把芦笙样品做出来,但在靠前次祭祖时,由于苗族居住的地区,山高坡大,芦笙音量小,压不动场面,惊动不了地方,唤不醒鼓,苗族地方仍然有天灾人祸。后来有一个叫告相的苦心钻研,才做成芒筒,果然芒筒配着芦笙一吹,声震山谷,九岭十八湾在回响,大家好不高兴,就以这种芒筒芦笙来祭祖,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所以苗族祭祖都离不开芒筒芦笙,老人去世也都离不开芒筒芦笙。这个告相就是现今麻鸟、羊先这支系苗族的祖先,距今已有七十多代人了。芦笙与民俗活动是分不开的,芒筒芦笙是苗族古老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主要用于大型庆典、祭祖、丧葬等,在大型庆典活动中,迎送祖鼓、斗牛场激牛、竞技场助威等吹奏。

丹寨苗族锦鸡舞,河谷文明中的自然律动

音乐和舞蹈是丹寨苗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在神圣的芒筒芦笙声乐和美丽炫目的锦鸡舞中,丹寨苗族的信仰和历史得以一一展现。

来源|《贵州全域旅游》杂志

作者:黄晓海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九寻笑"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eqR1C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