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炎拳》和《电锯人》这两部长篇漫画的时候,藤本树就曾经被很多读者称为“疯子般的天才”——他以夸张的画面表现以及电影般的分镜表现征服了许多读者的同时,却因为其奇想天外的故事走向和特立独行的美术气质让一部分读者大呼“不能接受”。
《链锯人》的动画化也颇受读者们的关注
但相较于长篇漫画,藤本树所绘制过的几部短篇却显得更加“真实”了些——无论是《佐佐木挡住了子弹》还是《蓦然回首》,在没有了世界观大框架的束缚之下,藤本树抛弃了以往对连载漫画在观感上的顾虑,而是将内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化作漫画中主人公的行动,毫不隐晦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昨天半夜,藤本树的新漫画《再见绘梨》(さよなら絵梨)登陆了《周刊少年Jump+》。编辑部的几位“藤本树信者”也基本上在靠前时间读完了这个长达200页的短篇。虽然首尾相应的故事剧情和电影版的分镜表现让人大呼过瘾,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这不像漫画”的意见。
随之而来的讨论却从昨天的凌晨一直持续到现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每个人心里面似乎都有想表达的观点,但似乎又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结果很难做到能够相互理解或者认同。
于是便有了这样一篇文章——各位编辑们是怎么看待这一部《再见绘梨》的。
备注: 部分内容涉及剧透, 强烈推荐在看完漫画本篇之后再阅读此文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让我看到了成熟而精巧的藤本树” | Jerry
藤本树的新漫画你看了吗?没看快去看,真太好了!”
周一上班的早上,没头没尾的收到了一句安利。似乎这种展开也有点“藤本树”。
180多页的漫画,一气呵成看完。合上ipad,必须要跟给我安利的Nadya说一声感谢。这确实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同时又极为工整的短篇故事。最重要的是,它实在是太藤本树了。老实说,我自己对于同藤本树的感情十分复杂。如果是在大学那会,我会跟朋友说:“如果你家庭和睦,生活幸福——那你应该远离藤本树。”因为他的故事中实在充斥着太多,会让我大喊:“TMD,为什么!?”的情节了。
这种“藤本味”的故事依然充斥在《再见,绘梨》中,但是这次作者的表达却极为老道——可能是因为这本漫画的主题是藤本最喜欢描写的电影。而具体体现在分镜上,就是让人感觉这本漫画出奇的“工整”。我尝试着从个人的角度去解释一下这种体验。
在我第二次重看漫画时更能感受到这种分镜的巧妙——分镜的形式与故事的内容在互相解释。最明显的是它刻意的分格:在故事的开篇,我们很快就能通过一连串的等分的四段分格,感受到作者在玩什么把戏。
这种形式的分格占据了漫画几乎90%部分。简单来说,藤本在漫画上借用了一种“伪纪录电影”的形式来讲故事。而同时,这个故事开篇的主题恰恰也是“死亡”与“电影”,这种形式与主题的高度统一是这本漫画靠前个层次的工整。
其实这种形式上的尝试在今天并不算特别新奇,最重要的是看作者完成的如何。举个例子:漫画中的很多画面让人看起来感觉很烦躁,因为这些画面都是“虚焦”的。
这也是藤本对“伪纪录电影”形式的一种套用。在这类电影中,每当出现激烈情节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巨大的肢体动作。这些“虚焦”画面恰恰带给观众一种身历其境的感觉,这本身也是“伪纪录电影”的讨巧之处。而藤本树实在是太懂电影了,如果你二刷漫画就能发现每一次画面的突然虚化都是有理可依的——几乎都是与男主的情绪同步的。
这种画面与心流体验的同调,是第二重工整。
而当这种过于工整的形式占据了漫画的90%,那剩下的10%的冲击力就更加明显。我在二刷的时候特意重点看了这10%的情节,我接下来说的感想或许会比较主观,但我还是想延伸讲讲(严重剧透预警)。
在故事的最后一重反转中,已经中年的男主对镜头又进行了一次自白:
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最真实的男主:饱受痛苦的他只能将自己藏匿在摄像机的背后。而这段情节恰恰是对漫画分镜形式的自我解释。如果我们返回去看那些突破摄影机构图的画面就能发现,这些“非常规”的瞬间恰恰是男主脱离开摄像机展现真实的自己的瞬间。
无论是电影中靠前次出现的爆炸,
还是初遇女主。其实都是男主从“封闭的摄像机”走向“真实的自我”的一种表达。而故事的最后一个画面,则用一个跨页展示了男主最终回归自我的结局。至此,画面的形式与故事彻底形成了一种“互文”,这是第三重工整。
最后,我还想多说两句这个故事的角色设置。正像我在前文中所说的,这个故事前半部分展露出的主题实际上是“死亡”和“电影”。男主对母亲和绘梨死亡的两次记录,展现出一种可怕的残酷。当我们看到母亲最后的影像时,很难不将自己带入到男主沦为一种工具残忍事实中。但是在故事中段,随着故事的推进,男主从记录死亡的角色**为了重塑一个人的角色。这是故事展示了真正的主题,一个关于“电影会重塑一个人”的故事。但是在故事的最后一重转折中,展示了绘梨的身份实际上是会阶段性重置记忆的吸血鬼。这个最终的反转反而让绘梨的身份成为了一个深化主题的巧妙工具——因为重生的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电影重塑的生命。
特别惊艳的分镜,男女主人公各自完成了在电影中对对方的“重塑”,这个画面,我个人实在是觉得非常浪漫。
至此,故事的主题完成了从“死亡与电影”到“重生与电影”的完全反转。
以前,提到藤本树,我总是会靠前时间想到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突破性的分镜语言。但是这次的短篇故事真的让我看到了成熟而精巧的藤本树,诚挚向所有朋友们推荐。
“他是真的喜爱漫画和电影” | 雪豆
脑袋里想法很多,胡言乱语几句。
我很喜欢这部《再见绘梨》——虽然它给我的“惊艳感”不如靠前次看《蓦然回首》的感受。
如果把《蓦然回首》比作两条相互交织的红线,那么《再见绘梨》就是一个层层嵌套的衔尾蛇——无论是“电影”、“爆炸”、“死亡”还是V字手,藤本树用缜密的镜头语言,为整个故事埋下了意料之外的伏笔,却又进行了情理之中的收束。这是藤本树的拿手好戏,也恰好是我个人感觉的《再见绘梨》的最大魅力所在。
《再见绘梨》
《蓦然回首》
《链锯人》
藤本树是真的喜欢V字手
当我看完这部短篇的最后一页时,我才发现或许我 早就已经被藤本树骗进了漫画中 ,变成了组成这部“幻想电影”的一部分:就好像漫画中坐在体育馆里观赏电影的高中生一样,我们也恰好是坐在屏幕前阅读画面的一分子。“我阅读着他人阅读的我的东西”,这种将现实与虚拟交织在一起的手法虽然并不少见,但在《再见绘梨》中,却又带给了我一种别样的“视觉体验”。
这不得不归功于藤本树看了这么多年电影所积攒下来的功底。坦言之,《再见绘梨》已经真的很难称之为我们传统观念上的漫画了——习惯了各种出人意料的分格,这部短篇如此规矩的页面构成让我靠前时间以为是“网络条漫”。但藤本树却可以通过这四四方方的分格,通过其拿手的不稳定的构图、重复格的冲击,带来一种近似于“看电影”般的阅读体验。
看似无意义的空镜头,实则包含了千言万语在其中,《再见绘梨》在讲故事的方面不再像以前一样“波澜壮阔”,而是“时而汹涌如潮,时而涓涓细流”,有松有放,细品起来着实有些玩味。
没有一句对白,却胜过千言万语,其实类似的镜头早在《炎拳》中就已经使用过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把漫画的每个方格裁下来装订到一起再快速翻动的话,看起来是不是就会真的像是一部电影呢? 某种意义上来看,它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实验性质的作品吧。
藤本树在画《链锯人》的时候,确实会给我一种“角色是为了剧情而服务”的负面感受——只要剧情需要,无论在之前构建出了怎样具有人气的角色都可以毫不留情地直接丢掉。但到了《蓦然回首》和《再见绘梨》中,我才发现似乎我在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假如说《蓦然回首》是讲述藤本树对绘画的热爱,那么《再见绘梨》则是他对于电影的另外一种抒发。你可以在作品中非常强烈且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我”的喜怒哀乐,并且丝毫没有各种修饰和掩盖。主人公,绘梨,乃至父亲母亲的角色,都被赋予了自己的某种特性。正因为如此,藤本树的短篇依然会让你偶尔觉得特别别扭和不讲理,但相较于长篇作品,却又会显得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
他是真的喜爱漫画和电影,从而才能创作出读起来会让人感到如此真诚,如此直击内心的作品。
“疯子”与“天才”的标签,于他而言,大概也只是身外之物罢了。
“怎么解读都随意” | 大巴
大量的电影拍摄镜头,讲述少年的成长与哀愁。
都是经典的场景,水边、少女、看电影。
叙事技巧很成熟,看到最后也挺服,结局套着剧中剧,怎么解读都随意。
现实生活还得来点荒诞的爆炸,确实是藤本树风格的短篇漫画。
“能找到很多共同点” | 札幌
我不是一个很经常看漫画的人,藤本树之前的作品也仅仅是从同事、朋友的嘴里听说过,很厉害。
看《再见绘梨》的过程其实也有点怪。起初是在微博首页看到有朋友转发,就随手点开看了一下,短短10张图就结束了,感觉有点没头没尾。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一张《再见绘梨》截图,才发现这部分压根就没看过,回头翻汉化组的其他微博才发现自己仅仅看了第四部分而已……
我是一个看各种作品都会过于容易深陷其中的人,尤其是对于好的作品,时常会出现看的时候过于共情、看完过后难以自拔。上述这种病情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等注意力慢慢被其他事件吸引、逐渐分散后才会有所好转。高中的时候没时间看电影,主要是自习时偷偷看的小说;上大学则是什么都来,电影、小说皆有。而漫画,《再见绘梨》就是下一部作品了。
在代入主角之后,我会发现自己能在他的身上能找到很多共同点。比如,做了内容之后会极度担心别人的看法;又比如,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消逝。但更多的,可能还是习惯处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想了想,可能是当人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之后,便会习惯于以他人的视角去无死角地审视自己的所有行动,包括坐在电脑前打下这段文字的自己。
《再见绘梨》里,主角的父亲说,创作就是深入作品受众的内心,让他们大哭或者大笑对吧?如果作者不受到相应的伤害,岂不是很不公平。还是我受的伤害不够多吧,可能。嗯,这也是一个现学现卖。
“创作者的自由就是可以自由的创作” | 无头
当电影化的漫画风格被过度滥用之后,你很难说这部漫画是电影还是漫画了。如果说《Look Back》还是一个标准意义上对分镜利用的短篇漫画的话,《再见绘梨》就更像是一个电影的分镜本了。
电影分镜一样的镜头感,甚至还有失焦的表现
其中带来了的问题就是,过于强调分镜所带来的技巧感,而忽略了漫画本身的技法。当然,这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创新,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创新了。
除此之外,这次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更加Meta,更加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拟的边界,这就是一种作者想要传达的。从电影中的炸医院,到最后的炸掉建筑,你很难分清这是不是电影,还是漫画中的现实。
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漫画的叙事能力被极大的削弱了。和《Look Back》通过镜头所带来的情绪调动相比,由于故事的平淡和虚实不清,你的情绪很难被调动起来。尤其是在涉及到生死这些能带来情感冲击的部分,如果都无法给出一个真实的感受,那被欺骗的愤怒也就自然油然而生了吧。
藤本树《蓦然回首》(Look Back)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其实依然是“Boy Meet Girl”——“Girl Save Boy”的故事,层层的嵌套不会让故事变得更好看,只会加大情绪调动的成本。比故事本身,这两部短片中所传达出来对“创作者”的情感部分反而更加值得品味,无论是“创作就是深入内心,让人大哭大笑,作者不受到相应伤害岂不是不公平”,还是“画的并不开心,你为什么而画?”,这些深入骨髓到宛如对自己嘲笑的片段,比故事本身要更加有趣。
我没看过藤本树除了《Look Back》之外的漫画,不过如果说他的漫画就是这种风格的话,那么他的风格自然也是有他的爱好者,我也只是没花钱看中文漫画的读者而已,没什么好指摘的,创作者的自由就是可以自由的创作(一句废话),挺好的。
“他的下一部作品,又会是一次全新的进化” | 8号
之前有幸与CMJ大师和龙马老师讨论过藤本树这位漫画家,一致意见是:他是一个相当 聪明 ,且 进步神速 的作者。
《炎拳》时期,藤本树很清楚自己才华的界限,所以每当想要表达的东西超过自己当前能力范围的时候,他就会使用各种语焉不详的反直觉、反套路掩盖过去,你们读者随便讨论就是了。
了不起的是,到了《电锯人》时期,他对于反套路的运用已经非常敏锐了,尺度拿捏得相当好,既实现了表达效果,又不会惹人生厌,这也让他的作品兼备独特性和普适性。事实上,“**人”这个戏称就是对他智慧的一种肯定,我看过许多“真 · 精神不太正常”的漫画,水准放在一边,像《电锯人》一样爆火是绝不可能的。
这次的《再见绘莉》再次让人们见识到藤本树的 进步神速 ,而 聪明 已经被他更强大的实力盖过了许多,基本只流露于技法上。
大师の赞叹
比如本作标志性的摄影机视角,这是很讨巧又容易出效果的设计,主视角的晃动既可以展现动态,又能够表现角色内心的动摇。
此外,整部漫画几乎都是用四等分格的分镜方式呈现的(除了一些跨页),无论是主角拍摄的电影还是他所历经的现实(姑且称之为现实)都一视同仁,相同的框架就这样模糊了两者的边界,这对本作虚实相生的叙事大有提升。
一举多得
四等分格带来的另一个便利就是 重复 ,既省了事儿,又为画面赋予了类似电影中固定长镜头的力量。
固定长镜头的质感
直逼“富坚九连黑”
情节设置上,藤本树也发挥着 重复=递进 的功力:
两次自杀未遂,靠前次是不被认可的崩溃(自我),第二次则是失去至亲的绝望(他人);
两次爆炸,靠前次是对母亲死亡的逃避,第二次则是与丧失之痛的诀别。
重复的情节表达递进的情感
此外,漫画中一些小议题的处理也很高明,比如近些年日本漫画中很常见的“长寿种族的孤独”,《迷宫饭》探讨过,《葬送的芙莉莲》探讨过,而《再见绘莉》用了一种正逆向思维结合的方法,即“吸血鬼”的设定。
在“电影”的构思中,藤本树借绘莉之口提出了“长生不老的吸血鬼的痛苦是因为要经历所有其他人的逝去”:
而“现实”中的主角优太则是因为亲密之人全部死亡而变成了“活的最久的人”,他自己就像一个长生不老的吸血鬼,这同样给他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痛苦。
而“吸血鬼”的设定最终让这一 小议题汇入了更大的主题 :给生活增加一抹“奇幻色彩”,用浪漫化的方式融解痛苦。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优太父亲戏里戏外相反的论调,一时间让人不太清楚哪句话是藤本树本人的心里话。
但仔细想来,或许两句话都是他的真情实感。创作无疑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也可以成为养料,让作品变得更好。
同样的,这个 小议题也变成了主题的支撑 :痛苦固然可怕,但与痛苦和解之后,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藤本树在《再见绘莉》这部漫画中展现出了比以往更强的才华:主题的向心力、角色的塑造以及作品中闪烁着的博爱,都超越了此前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我有一种预感,他的下一部作品,又会是一次全新的进化。
“机核网创始人”绘莉
“没话说,我服了” | 四十二
看完之后我觉得有太多感受,有太多事情想说,又一件也说不出来。
由此我认为这是一部特别好的作品。
在看他的作品以后,我有的时候会很情绪化地大喊“藤本树我的超人/神经病”、“藤本树是神啊是神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这人大脑怎么长的啊”,有的时候又会很严肃地跟自己、跟朋友去讨论他的漫画里一些似乎可以归纳和总结的东西,比如他作品的里完全起飞的奇思妙想和对漫画表现技法近乎古典和严肃的掌握能力达成了匪夷所思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是至高的成就之一。
但无论我是怎么去谈这个作者,谈及他的作品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都是混乱的。不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浆糊,而是怒吼着的风暴和海啸。
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分享我看完《再见绘梨》的感受,今天在这里我斗胆分享一点,是我混乱思绪中的一个线头。我需要鼓起勇气,生怕这一下就从一个线头里抓出在狂风中飞舞的卡车撞在我的脸上。
我大致想聊聊藤本树是电影迷这件事。
从《炎拳》开始,读他的作品都能感觉出来了他喜欢电影。不只是喜欢电影,而且看了很多,对电影的表达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进而可以在漫画的表达中使用很多电影的语言和技巧。我上大学的时候有广告摄影的课程,在上课时接触了一些非常粗浅的电影拍摄理论,我勉勉强强能感知到藤本树在使用一些属于电影的技法,但他的作品依然是漫画,依然在给我只有漫画才能有的体验。电影的元素在其中是突出的、但也是圆融的。这让我很震撼。
《炎拳》中对电影院的描写
我,我们都接触了很多电子游戏。而电子游戏是一种很新的事物,它从过去的娱乐形式中汲取着养分。这意味这作为一个爱玩游戏的人,我见证了太多不同类型的娱乐作品的互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很切实地感受到:不同的表达形式拥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垂直地构建起来的——虽然对于我们,这些观赏者而言,我们只能看到这个垂直结构的一个切面,但这个切面的另一个维度的纵深,我们只能朦胧地感知。
岔开话题说了一段,我想表达的是:当两种表达方式互相重叠时,由于这种“纵深”,它们通常会首先互相干扰,而不是互相融合——自然地融合乃至发生化学反应,才是创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在电子游戏从过去的表达形式中吸收养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见到过那种因为融合不自然而展现的犬牙交错的边界,我们对此习以为常,毕竟这实在是太难了——当一种形式过于完善,而另一种形式相对地有些弱势的时候,前者的形制、技法和原则会不自然地对后者产生干扰,这不是作者或者表现形式的错,没有任何过错,而是一种很客观的情况。
我通常视电影为现代最成熟、最完善、最坚实、最丰富的娱乐形式。与之相比,漫画就没有那么的强势。面对这种情况,过去的我会很天真地、下意识地觉得,如果一部漫画被电影的技法和形制影响甚至干扰,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现在有藤本树和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塞得满满的、举目所及的都是电影,但他创作的是实打实的、好看至极的漫画。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没话说,我服了。
结语
藤本树的作品似乎很容易能够形成讨论——虽然大家讨论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但无论是对叙事手法、画面设计还是人物塑造,却总能够激发起大家对于作品的讨论热情。即便藤本树发出了“自以为有趣的作品被人瞧不起被人当成儿戏是会崩溃的”的呐喊,可从结果来看,《再见绘梨》确确实实地在当下的流行趋势上抹上了一笔“奇幻的色彩”。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这篇《再见绘梨》能够激发起你的表达,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或者“机组”随时留下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