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一个被拍烂了的题材,从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美丽人生》,到2020年高分电影《波斯语课》,这一场涉及到整个世界格局的战争,也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诸多灵感。
今天想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反战题材影片《少年H》,导演降旗康男也是经典影片《铁道员》的创作者,主演水谷丰、伊藤兰、吉冈龙辉。
从战争发起国的视角去拍反战片,镜头注定聚焦普通人的生活。战前的生活越是幸福,战争带来的毁灭才更彻底,唯有将这种强烈的对比割裂开来,才能真正让观众感知到战争的残酷性、普通人面对战争的无能为力,反战的主题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凸显。
电影从战争发起国日本的一个少年视角出发,去经历和审视战争,H是主人公肇英文名的首字母。H是家中长子,父亲是一名技艺精湛的裁缝,母亲是一名温柔的家庭主妇,还有一位懵懂却贴心的妹妹。一家人信奉基督教,向往平静、包容的生活。
影片的开始,战火还未波及到这一家人,叙事节奏欢快明朗,H与好友玩闹时的轻松欢乐,家人相处时的温馨恬淡,就连失误弄坏餐具的情节也让观众倍感温馨,看见这一家子的生活中流淌着的温情。
变化的发生悄无声息。
在教堂里,美国教员开始陆续回国,这让崇敬美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的H深感不解,明明那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亲和温柔的邻居大哥哥,H喜欢去他家听唱片,却发现他与所谓“吃色分子”有联系而被捕入狱,父亲的解释是,特殊时期不允许其他思想的存在;
曾在南京陷落庆祝仪式上表演的哥哥,被迫参军又逃出兵营,最后吊死在家乡河流边的废墟之中,H正是靠前个发现尸体的人…
H意识到,生活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但H真正意识到这种变化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从父亲被带走问话开始。
父亲迟迟未归,H在车站焦急等待,回来后的父亲右手红肿,无法继续缝纫衣服;此时,H的校园生活也面临波折:课桌上被涂上令人不快的字眼,因为一张美国寄来明信片引发的“高密事件”,源头竟是自己的好朋友。
H不解,他不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父亲始终以平和的性格,安抚H的心灵,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却让H意识到生活已经回不去了。
战争的消息充斥着大众媒体、日常生活。进入初中后,H意在学习艺术却被迫接受军事教育,并因此被校内教官殴打。
H因此结识另一位教授射击课程的教官。他的生活同样遭遇了巨大的变化,战前的他是一名钟表匠,战争却让他走进校园成为一名军事教官。
随着正面战场局势发生的变化,H一家人的生活每况愈下,躲空袭成为日常。
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去承担消防任务,H必须保护好母亲不受伤害,信仰基督教在母亲则是进行社区消防相关的人物。
在这里,三个不同年龄、性别的普通民众,实际也代表了二战后期三种国民的状态,也是日本战时政策的真实体现。
在最后一场轰炸中,密集的炮弹从天而降,城市瞬间沦为废墟。H与妈妈试图将父亲的缝纫机带出火场,但力不从心只能将之遗弃在街头。
H推翻了他们信仰的基督教,祈祷并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日本投降,很多青少年的信仰瞬间崩塌,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曾经激进的校内青年为战败痛哭,而狂热的教官转身投向另一种思潮,曾对美国人深恶痛绝的普通国民转头开始搭讪美国大兵。
在周遭的变故中,H也在经历由迷茫到坚定的转变。
战争给生活带来贫困与苦难,母亲依旧信仰基督教,H的信仰早已在战争中国动摇,甚至因为父亲的不作为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
H在集市偶遇射击教官,他在钟表摊如鱼得水。面对H的询问,他笑得很舒心,这就是他原本的工作。
战争已成过去式,生活却仍旧向前,步履向前才是答案。H与父亲达成了和解,也与自身达成了和解。
在整部电影中,父亲的缝纫机其实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符号。
在战火还未蔓延到一家人的生活时,缝纫机常年运转,一家人的生活也平和;随着故事的发展,缝纫机的主人由于手伤、身份的变化,渐渐停止运转,生活开始转向颠沛流离;在炮火声中,象征平静生活的缝纫机被遗弃在街头,一家人对未来的生活也毫无头绪。
直到父亲终于找到能让缝纫机继续运转的材料,生活才回归正轨,H也决定走出战争阴影,闯向另一片天地。
整部电影的节奏非常流畅,从平淡到混乱到迷茫,最后成长重归生活,每一处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变化都有迹可循。
正如前文所说,只有将战前平静的生活与战时的颠沛流离放在同一个画面,进行最直观的对比,才能真正让观众意识到战争的巨大摧毁性。
《少年H》却又不止于此。在基本立意上,导演继续向前走了一步,生活仍要继续。曾经的生活无处寻觅,也就只有坚定向前,去开拓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