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重温那场震撼世界的盛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重温那场震撼世界的盛宴

刚结束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中国健儿以38金、32银、18铜的成绩结束了全部征程,追平了参加境外奥运会的最佳战绩。

短短17天的时间,关于东京奥运会的新闻频频占领头条,大家不仅关心着奥运健儿的成绩和健康状况,更有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13年前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画卷”表演

2008年8月8日晚8时,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史诗般的盛典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了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 缶迎宾表演中的缶阵

想要重温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来北京奥运博物馆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大型道具裸展展区,可以看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击缶迎宾表演中的缶。通过缶阵的形式,结合声、光、电进行展示,重现了当晚恢宏的演出场景。另外一边还可以看到文字表演中扮演孔子三千**的“论语”服装,丝路表演中的巨型船桨和幢幡,礼乐表演中的龙柱等等。

丝绸之路

丝路表演以“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展现了出阳关,下西洋,架起丝绸之路。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突出“路”的作用,连接起空间和时间,也连接起心灵;我们通过路,翻越高山荒漠,跨过江河湖海,穿越历史尘烟,连接起东西方人民的心。

幢幡:

古代用作仪仗的旗子一类的东西。

演员们扮以使节,举起幢幡,托起巨幅“纸张”前行,代表陆路丝绸之路中敦煌文化的舞女在纸张上翩翩起舞。2000多年前,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出现了。中国的商队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表演用巨大的船桨来表现“海上丝绸之路”中“郑和下西洋”的情境。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身着深蓝色服装的演员挥舞着巨桨代表了波涛汹涌的海洋,手中的巨桨拼出巨舰商船的图案,表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开拓者的艰苦跋涉、破浪前行的精神。

活字印刷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人类的文明中,汉字具有独特的美。它化天地于形象,化形象于符号。小小的符号变幻无穷,包容了宇宙万物,传达出中国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最古老的人文理念:和为贵。

还记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字表演吗?孔子的“三千**”在活字模不断起伏展示“和”的演变的背景下,齐齐吟诵着《论语》中的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场景,震撼了全球的观众。

你知道吗?当晚的表演中,孔子的“三千**”所穿的每件衣服都用了90米的纱制作而成,如果要将衣服展开,底摆周长足足有30米,之所以看起来和一般的长袍没有区别,其中原因就在衣褶上。

在这款衣服的裙子上,中国缝纫师纯手工堆积了300多个褶子,每个褶子都是向外立着的。水墨色的衣服,裙子颜色从上到下是由深入浅,两袖从下到上则是由浅入深,裙摆大量褶子的运用,主要是增加服装的仪式感和立体感。褶皱的堆积感给人以大气、庄重的视觉效果。

雕梁“龙”柱

以往,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会用“雕梁画柱”来形容一座完美的建筑。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所使用的“龙柱”,实际上是将“鸟巢”当成了一座宫殿,再利用夸张的手法,将一座宫殿浓缩于32根“龙柱”中,使置身“鸟巢”的观众仿佛回到了中国古代那些辉煌的王朝盛世。随着演出进程,雕梁画柱间,古典舞演员仪态万方地款款走来,仿佛行进在一个中国式的长廊中,中国人的礼仪和传统也逐渐清晰地走入观众的视野。

在北京奥运博物馆中展出的龙柱,就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礼乐演出中的重要大型道具,32根“龙柱”搭成鸟巢华丽的圣殿。32个“龙柱乐台”顶端坐着32名乐师,随着演出进入高潮,龙柱缓缓升起,越升越高,变成了高大巍峨的“龙柱”,擎天竖立。这一幕让人领略到中国历史上唐、宋、元、明、清五朝盛世的宏大气势,其中的核心道具“龙柱”也完美诠释了中国的建筑美学。龙柱上升后可见金色蟠龙图案,*高可达到9米。

当然,除了上述的展品,北京奥运博物馆还收藏展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相关的物品、服装和道具等,全面记录和展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盛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公众号中预约参观,参观需根据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

来源: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那位张同学啊"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eaBBf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