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冷漠的微博,自嘲淡然,社交态度引思考

歌手冷漠的微博,自嘲淡然,社交态度引思考

□张逸凡(苏州大学)

最近,“社交冷漠症”一词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表示“被正式确诊为社交冷漠症”,即虽然有社交能力但却处于不关心、没兴趣的状态,所以懒得跟人社交。这指的并不是恐惧社交,而是对凡事都很冷漠,对身边的事提不起兴趣去了解,所以就干脆不社交。

一般而言,“冷漠”一词是带有消极意味的贬义词,用“冷漠”来形容一个人的社会化行为,本不值得提倡。然而,对于“社交冷漠症”这一概念,网友们却表现出网开一面的态度,不但没有反对或批判“社交冷漠”的现象,反而承认自己“被确诊”,引发了集体认同。

从网友们的讨论来看,“社交冷漠症”往往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如边界感强、不关心他人的日常琐事、难以建立亲密关系等等。在心理学上,这似乎是一种“病态心理”,如果不加以甄别,很容易将其归类为“社会冷漠现象”,将年轻人的这种社交态度上升到“社会群体的冷漠心理”。而这一病态心理不仅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关系,还可能导致传统美德的丧失,不利于建立集体团结的纽带。

那么,这些被确诊为“社交冷漠症”的年轻人,真的应该被归结为“病态心理”吗?在我看来并非如此。大多数自嘲有“社交冷漠症”的人并不是对凡事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是选择性地“社交冷漠”。对于无关紧要的人,他们不关心、没有兴趣去了解;对于没有意义的“无效社交”,他们选择适时舍弃;对于繁冗社交与虚假人情,他们选择适当冷漠。因此,与其说他们社交“冷漠”,不如说他们保持的是一种“淡然”的社交心理。他们在剪断了许多不必要的社交关系纽带后,可以更专注于积极的有益的社交,免去许多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也能将自己从不必要的内耗中剥离开来。

在当今社会,“社交冷漠症”不仅是少数人的“主动选择”,也逐渐成为了社交高压下的“被动接受”。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中不断进行着繁复的社交活动,比如在大学时期便开始周旋于班级学院、社团组织等的人际关系中,工作后更要面对职场上、社会上更复杂的社交活动。而除了现实中的社交,网络的普及也大大扩展了人们的社交圈,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和人越来越多,长期以往,过度的社交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与焦虑。与自身发展正向相关的“社交关系”已经够多了,也就分担不出额外的精力去应付不必要的社交,“社交冷漠症”便成了众多年轻人的普遍症状。

不论是“主动选择”,抑或是“被动接受”,“社交冷漠症”实质上是很多人需要的一种从容自处的状态。只有自己能够为自己提供稳定的精神能量,不依赖任何一段社交关系,才能处之淡然,适时舍弃浅层社交,这可谓一种令人羡慕的社交状态。所以,所有在不快乐社交关系里发愁内耗的人,不妨向“社交冷漠症患者们”学习一下淡然的社交态度,拒绝无意义的浅层社交,更加关注有价值的深度社交,构建自己的“社交同心圆”。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呕白呗"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aq1vB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