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从书写青春哲理小说的文学青年到因励志主题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大卖而登上作家富豪榜,刘同如愿以偿地红了。在人气急升的同时,“你够格吗?”则成了无数旁观者心中的质疑,而在这质疑的背后,

则是对所谓“刘同成功学”的深刻好奇。

他的“正职”是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制作和管理过《娱乐现场》《最佳现场》等知名电视节目,还担任央视《是真的吗》总导演、《超级减肥王》等节目的策划人。

从一位普通的节目策划到身居高位,他只用了六年,“男版杜拉拉”的称号早已传遍坊间。

“正职”之外,他更公共的身份是畅销书作家、知名电视节目嘉宾以及社交网络红人。你很难区分这三种身份的主次,因为,正是它们的彼此借力成就了如今刘同式的走红。

早年间,他以书写青春哲理小说出道,书名诸如 《美丽最少年》《五十米深蓝》《离爱》 等,在青少年群体中积累了一定的读者,但始终没有大红。

直到他代表公司去知名电视招聘类节目《职来职往》担任企业嘉宾。

本来只是去“站台”撑场,但却因为经常会蹦出诸如“选对方向,你就是NB;选错方向,你就是SB”这样的金句而一炮走红、人气直升——微博粉丝一路飙涨,随便一句话就能收获上万的转发和评论。

他开始被称为新一代的“ 励志偶像 ”,全国各地的高校巡讲和新书分享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其日程表上。

唯美又忧伤的琐碎青春变成了掷地有声的职场指南,丝滑的转变下刘同连续出了两本职场指南。其中,带有鲜明个人励志色彩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上市仅半年销量就过百万,他也以 715万元的版税 登上了当年 中国作家富豪榜 ,名列 第14位

官方和主流教育界也注意到了这位“有为青年”的存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协会”聘他为“青年榜样”。就这样,他被当做青年才俊的代表人物成了各大发布会上的座上宾。

对此有人不解:“他够格吗?”也有人释然:“他终于得到了应得的肯定。”知乎上,刘同的崇拜者说:“我要做的就是望着他,然后一步步地迈向他的高度”。

对刘同而言,如今的成功算是梦想成真,而对于无数旁观者而言,他的成功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烙印,而这些烙印又可以代表一个群体的共性,那个写小说、做电视编导的刘同是如何成为如今的这位现象级的刘同——这也是盘旋在无数人内心的疑问,无论是质疑者,还是追随者。

“不要脸”:走过捷径的青春

在录制《职来职往》时,他曾经因为自己的英语不够好而害怕被人瞧不起,“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改变。你们不就是瞧不起我吗,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我先‘自黑’。”

如今,他将这种‘自黑’作为“ 不要脸 ”的一种,而在几年前,他还透露过自己其他类型的“不要脸”。

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刘同靠前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大学刚毕业时,为了自己的小说能有一个好的销量,他曾经策划了一次特别不近人情的炒作。

他让出版方宣称,会给一位出了车祸的“前亚姐”模特捐出全部版税。

之后,又放出消息说只捐一部分,亚姐的家人后来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不认识他,不接受这笔捐款。

此事闹得众叛亲离,好几位朋友因此和他绝交,一位湖南电视界的“大哥”也痛斥他过分,在他到北京发展后,有些知道此事的人都把他当成“一个需要防备的陌生人”来看。

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类似的往事还有很多。

大学竞选班长,刘同毛遂自荐。全班50人,只有不到20个男生“跟他”。结果男生们做了假票,50个人做了70票出来,40票投刘同,刘同获胜。

20岁时,刘同为了“素质加分”参加各种比赛,曾花十块钱在路边刻字,拿去参加篆刻比赛得了三等奖,得瑟很久。

曾经的他认为这些“过失”也是属于他的一部分,而且是大多数人在年少时都尝试走过的捷径,因此,他也不介意和别人分享这些陈年糗事来还原那个急于求成的少年。而如今,他对于这种“不要脸”的态度,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现在,刘同接受访问时会先问对方,“在你的提纲里,好像有一种对我的既定思维。你真觉得我就是那样的人吗?”。

在对方表示采访正是为了求真去伪后,他才点点头,但眼神里多少还是会有点怕被看透或者看错的紧张。之后的回答,他都会加一句:“我不知道这样回答对不对,好不好。”

当被再度问起那些取巧的往事时,他说:“ 今天我终于知道,够不到,你就是够不到。而且有些错过你会一直背着,比如十年之后,还会有人来问你。

在他2011年出的职场指南《这么说你就被灭了》中,一位来信者请教刘同,自己和一位同事都有晋升主管的可能,他想趁对方加班时,把他电脑里那份出色的业务方案变成自己的,但又觉得很不道德,希望能从刘同那里得到建议。

刘同在回复这封来信时再度讲起了那段炒作的“不堪往事”,末了,他写道:“ 永远不要为了工作,为自己的人生里埋雷。

企图心: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

在刘同的做事法则中,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他的成功法则,而这一切,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小学时,小伙伴经过他和其他人时,特别大声地说:“我妈妈说不让我们和刘同玩,他读书差还有传染病,和他玩会变坏的。”

因为那样一句话,18岁之前的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到今天也会戏称自己是“贱狗”。

初中,他留着长长的头发,不敢和人对视,会主动帮打篮球的男同学准备凉水,会在靠前节早自习课后帮女同学去买早饭,“一切的做法无非是为了让他们觉得我有价值。一个能被人利用的人,多少不会被人遗忘吧。”

所以,刚毕业进电视台,一旦有人喊到他的名字,刘同就会像弹簧一样站起来,大声说:“到!我在这里,需要我做什么吗?”这样做只是因为“不希望他们把我的名字当成一个语后助词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在好几年里,他都不愿意告诉别人他是双鱼座。“他们曾经因为我是双鱼座,等其他人的工作都安排好了才给我点活儿干。”

有人说,刘同满脑子都是“ 如何与别人不一样 ”,对他而言,“ 不一样 是个特别特别大的命题

就像那时所有人的简历都是用透明壳包着,封面有醒目字体。而刘同不一样,他把简历做好之后,用两张黑色硬壳纸做封面,用钉子打了好多洞,用麻绳穿起来,用银色的笔书写封面,右边再用荧光小纸片分门别类,跟酒店的宾客须知一样。

某些时候,这种“求新求异”和“工于心计”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别看《职来职往》上面说话十秒钟,那些吧啦吧啦的排比句,全都是我精心设计好的。大概只有30%是即兴。我算过,我在《职来职往》的每次点评力争不超过七秒钟。因为我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我要发两次言,别的嘉宾就会很讨厌这个人啊。”

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里,刘同谈起自己经常会在旅途中下车的习惯,我下车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未来跟同事们提起,我好歹能吹牛说我曾去过哪个城市。

这个毛病至今还在,明明有直飞到达的航班我放着不选,偏偏要挑在某个国家转机的航班,目的也只有一个,权当自己去过哪个地方。

他毫不掩饰,自己从家乡出来“ 就是为了让父母骄傲,尽快实现目标。我也希望我的同事都有名利心。

强迫症:我是靠认真和体力活吃饭的

每个人的成功都有自己的偶然,但在偶然的背后,总有一个必然是必须遵守的——“ 小聪明走不长远,不管做哪行,都得拼实力。 ”刘同认为自己是靠认真和体力活吃饭的。

大学毕业后,他以笔试面试靠前的成绩考上梦寐以求的湖南娱乐频道。“那时候每天想各种各样的花招,琢磨怎么娱乐大众。晚上下班之后,还去特别高级的网吧,看台*地区的节目,抄各种各样的段子。”

别的记者每天做一条娱乐新闻,他会努力做三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但他不是毫无章法地蛮干——在采访现场时,他会让摄影师根据他脑子里想到的点去拍,把能用到的记在本子上,在回台的路上把所有要点排好顺序。

回去之后,半小时之内成稿。审完后自己配音,15分钟编好片子。别人要做六七个小时的工作,他能在一个小时之内干完。

刘同的微博至今全部都是自己动手,他怕逻辑不清,有时一条微博要写一个小时。哪怕是开年会,他也会在一片热闹当中跑到安静的角落,把那条该发的微博发好了再回去。

早年,他的“拼命”风格曾经有些不近人情。主持人柳岩有次请病假,刘同质问:“你还要不要做这个节目了?”柳岩吓得不敢说“不”。后来刘同才得知,柳岩是因为胸部长瘤要去看病,因为跟男主管请假不便明说,他心中好生抱歉。

之前在《娱乐任我行》工作一整年的时间里,他常常半夜惊醒,梦见被老板开除。

有天半夜惊醒后,他坐在床边上想了一宿,“所有的资源在我手上,全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懂这个节目,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如今,贵为部门副总,他还有“放假焦虑症”:歇三天,就会担心公司搬家;歇五天,就会担心起公司是不是背地里把自己开除了。所以隔几天就会跟同事或老板随便聊聊,确认一下“有没有状况”。

他还一度看不得人家吃喝玩乐。比如相交多年的万博宣伟高管David Liu,天天在微博上发四处享乐的照片,刘同看不过,一度把他拉黑,后来又恢复了。“人家有人家的,我有我这种生活方式。没必要搞得那么剑拔弩张的。”

刘同在书里提到一位已从光线离职的“张老头”,在管理刘同部门时,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无知,会问一些在刘同看来特别露怯的问题。

有一次刘同实在忍不住,问他:“你就一点不害怕别人知道吗?”“张老头”答道:“不懂那些没关系啊,我懂怎么管你们就行了。”

刘同恍然大悟,原来, 承认自己不是什么都懂,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轻松。

刘同的微博,成功三要素——不要脸、企图心、强迫症

2010年,刘同参加《以一敌百》,以绝对优势抵挡对面的99位对手,势如破竹。以为自己会红,“但是我没有”。

之后,他上了《快乐大本营》,以为会红,“但是我没有”。

再后来,他的畅销小说《离爱》被改编成电视剧,认为这次要红了,“结果这个剧都没播出过”。

如今,凭借《谁的青春不迷茫》大卖,他真的红了。

但与此同时,争议声也开始甚嚣尘上。有读者在“豆瓣”上愤怒地评论:“我欣赏你的人,不代表我欣赏你的烂书!”有一千多人在这条评论下点了“有用”。

刘同知道这些争议,认为这本书不适合所有人看,那就是和20岁时的自己对话。回过头来看,有些人很有共鸣,但文学价值不算高。

尽管打鸡血、励志等已经成了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尽管他喜欢看的韩国电影《举起金刚》也是一部励志影片,他还表示过自己喜欢成功人士的俱乐部或者会所。“和成功人士做朋友,能更快地进步和成长。”

但对于“励志偶像”这样的称呼,他却一直抗拒,“什么心灵鸡汤、人生导师之类的,太吓人了!那些,不是骗子吗?!”他说:“ 今天我看自己,也是一个旁观者,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品牌。我希望一切都可以控制。

你够格吗? ”面对这个一直伴随着刘同的质疑,那位曾经给了刘同很多启发的“张老头”说:“ 够格啊。崇拜他的那些年轻人、职场新人,如果能够学点他的激情,敢去挑战,包括面对曾经过失的坦诚,都不是坏事。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最粉色的Ni"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aW1R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