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的微博,出行故事,共享之外的新篇章?

近日,哈啰对外宣布APP日活用户已突破1500万,而且新业务的收入首次超过共享单车。看似简单的公告却透露出了不少有趣的信息,毕竟单说哈啰这个品牌,大家估计都不陌生,也算是国内经过数年的共享单车战争后,硕果仅存的厂商之一。

虽然在大家的印象中哈啰的主营业务是共享单车,实际上除了共享单车外哈啰的所涉及的业务还有 打车、顺风车、火车票销售、酒店民宿、租车、速递、加油、贷款、保险、电动车换电、手机充值、相亲、电商、景点门票、信用卡、宠物社交、游戏中心等一系列版块。

哈啰的微博,出行故事,共享之外的新篇章?

图源:哈啰APP

简单来说,目前哈啰除了共享单车,业务还囊括了旅游出行、社交、互联网金融、娱乐、电商等领域,宛若一个微缩版的百货商店。在如此多的业务版块支撑下,哈啰的非共享单车收入超过共享单车版块似乎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让人深思的一点是:为什么一个共享单车品牌,要做这么多“副业”?

共享经济的上限

共享经济从2014年的ofo开始,在曾经的国内属于炙手可热的市场,无数的投资者与企业都试图从共享经济中分一杯羹,从单车到充电宝、篮球、雨伞……几乎你能想到的,可以重复使用的非隐私物品都有企业试水共享使用,结局大家应该也猜到了,大部分企业在烧完初创资金后只能黯然退场。

实际上,真正成规模并被用户认可的共享行业并不多,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并称共享经济的两极,除此之外的大多数行业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声量。共享经济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也一直备受争议。

比如共享单车所带来的乱停乱放问题,一度成为城市市容管理的难题,而共享充电宝日益增长的租金以及极慢的充电速度,也屡次因为被用户吐槽而登上热搜,共享经济方便了人们,人们却并不喜欢它。

哈啰的微博,出行故事,共享之外的新篇章?

图源:百度

共享单车从诞生开始就陷入一个困境中,为了提供更大范围的服务所部署车辆带来庞大的成本,后续的维护成本更是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而暴增。而从用户端获得的钱却不足以弥补部署成本,亏损的同时还会被用户质疑收费过高,可以说目前仅存的共享单车品牌背后都有巨头供血,才得以存活下来。

哈啰背后的蚂蚁金服、美团收购摩拜后自成一派,青桔背后的滴滴及腾讯,活下来的共享单车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互联网巨头的控股公司,没有靠山的共享品牌结局只有退场与被收购两种。

共享单车市场瓜分完毕后,其实品牌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用户上限。 在我工作的创意园门口虽然部署有数百辆共享单车,但是在六点后的半小时内基本上就会被全部骑走。后续再想找到车,往往要走到地铁站或是步行到数百米外的另一个创意园,甚至出现过快步行到家时才看到一部无人使用的共享单车。

图源:veer

使用共享单车的人并不少,但是共享单车在某个区域同时能够提供的服务数量却是有限的,而且越是繁华、使用人数多的区域,往往对共享单车的出入、停放有更多的要求,简而言之:有钱赚都赚不到。

既然赚不到,那么是否能够将其**为其它业务版块的流量呢?

服务矩阵是每个互联网企业的梦想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他们就会希望去开拓新的版图增加收入,同时也能拿到更多的融资,在哈啰看来,背靠蚂蚁金服的自己天然就具备进入多个市场的能力与优势。

自2022年4月改名以来,哈啰就进入了疯狂的扩张阶段,从原本的专注出行到四面开花,哈啰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为自己增添了数十个新的服务版块,通过这些版块的联动与效应,哈啰才终于让其营收不再依赖于共享单车业务。

这个过程有多艰难?虽然哈啰没有透露目前的收入状况,但是在2020年的招股书上, 哈啰总营收为60.4亿元,其中共享单车业务收入为55亿元,另一项主要业务顺风车只为哈啰带来了4.6亿元的营收。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哈啰的“副业”就从不到10%的占比发展到能够与共享单车业务并驾齐驱,当然,想要在营收上完全超越共享单车模块恐怕还有些困难。在哈啰给出的战报中,非共享单车版块的营收增长很大程度上的得益于9月30日开始至10月7日结束的一连串活动,从共享单车等版块进行引流,让用户了解并使用到其它业务。

哈啰的微博,出行故事,共享之外的新篇章?

图源:哈啰微博

从结果上来说,基本上就是哈啰在花钱买吆喝,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优惠来吸引用户使用自己的新业务,这个玩法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互联网企业已经烂熟于心的补贴战术。显然,补贴战术虽老,但是却十分有效,唯一的问题就是用户留存率。

一直以来,补贴战术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APP的用户量与日活,但是在补贴期结束后,能够达到一定留存率的却少之又少,很多企业都倒在这一步,而哈啰能否将这批用户留存下来,将成为他们能否成功开辟新业务区,并且扩大自己优势的关键。

目前来看,哈啰的顺风车、打车业务进展最为顺利,其中以我个人体验而言,哈啰顺风车的撮合速度是最快的,平均5分钟内就有司机应答,而同一个目的地的情况下,滴滴在20分钟后依然无人响应。

哈啰的微博,出行故事,共享之外的新篇章?

图源:哈啰微博

至于其它业务,虽然使用的次数不多,但是整体感觉与其它品牌的服务并没有显著区别,而且很多时候我并不会靠前时间想到哈啰,而是直接打开常用的对应APP,比如租车首先想到的是神州租车,打车上使用次数较多的反而是高德和美团。

总体而言,我对哈啰的主要印象就是多而不精,如何扭转用户的这个印象,也是哈啰转型的关键。对比美团,哈啰在这方面其实没有优势,美团本身作为一个团购软件和外卖软件,日常打开率就很高,而哈啰的使用者大多数是从共享单车业务引流而来,除了骑车时会打开扫码,多数情况下都不会特地打开APP。

所以,提升APP的打开率,提升各业务的使用体验,让用户能够在下次使用同样服务时想到哈啰,就是关键的一步,如何去做到这一点就看哈啰的团队水平了。不过,有一点要说的是,类似于贷款业务的推销电话,很多时候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小小硕"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Wgv6n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