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编者按:

素未谋面,我们却在《河南经济报》这张报纸上,与您一次次相遇。在您的陪伴下,我们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报纸上,我们书写着发展与进步,记录下温暖与希望。报纸外,我们见证了变革与成就,坚守着情怀与梦想。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记者讲述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故事。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记录事实,传递真相,致敬新闻工作者

讲好黄河母亲的故事

■本报记者 孔凡哲

黄河,这条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育了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我一直关注和记载的焦点。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年之际,报社策划了“行走母亲河 奏响大合唱”采访活动,我和同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黄河河南段两岸,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讲述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这是我至今唯一一次走完黄河河南段两岸的采访活动,所写的那组系列报道后来获得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采访期间,一路看,一路感受,一路思考,一步一景、满眼皆画的黄河生态及黄河滩区群众搬迁后的笑脸、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场景给我留下了难忘印象。

在“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济源,因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其山地、丘陵面积占88%,土薄石厚,树木成活曾是当地群众的奢望。因此,当地有“愚公移山不治山”的说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济源三代林业人共造林近60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42%。为将剩余20余万亩以风化砂页岩碎砾和石灰岩为主的造林困难地都种植上树木,济源林业人筛选出适生树种,创造了“五步造林法”,12年间造林10万亩,成活率90%以上,在南太行黄河中上游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好的生态环境,让多年不见踪影的金钱豹、林麝、猕猴、西伯利亚狍等近700种稀有野生动物在济源安家……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从济源林业人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正是“愚公移山精神”在当代的生动体现吗?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沿黄各地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成标准化堤防501公里,实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营造了现在黄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黄河滩区群众的生活、生产时刻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2014年,我省启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工作,封丘县李庄镇就在名单之列。

长期以来,李庄镇群众面对着一边是洪水之忧、一边靠天吃饭的难题。“过去,住得安全、能够给农田浇上水是我们老百姓最大的期盼。”采访中,李庄镇群众告诉我。

如今,李庄镇群众告别了世代居住的黄河滩区,搬进了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小洋楼”。这和此前村民们生活、生产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李庄镇两万名群众一样,目前30万黄河滩区的居民全部迁建完毕,他们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

今年9月15日,我再次走进黄河博物馆。每次来到这里俯瞰黄河流域地图,看到黄河如腾飞的巨龙,翱翔在中国北方大地上,让人热血沸腾。黄河磅礴雄伟的气势、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炎黄子孙与黄河水患搏斗、共生的历史,映照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品格。

黄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张笑蕾从2012年到黄河博物馆从事讲解工作至今,已为游客乐此不疲地讲了10年的“黄河故事”。

张笑蕾说,她要在这个岗位上努力讲好“过去的黄河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是的,黄河的故事还在新时代里不断续写,讲述者有张笑蕾、有你、有我,有更多的中原儿女。

黄河在变,这变化写在滩区群众的笑脸上,写在黄河岸边湿地的鸟语花香里,写在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强力推进中。

讲好“黄河故事”,是我心中的梦,也是我脚下的路,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而此刻我找到了当初选择这个职业的那颗初心。

“豫”见美好未来

厚植人才沃土

■本报记者 杨佳月

今年是我正式成为一名记者的第二年,回顾这些日子,负责跑人社线口的我经历了许许多多事情,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见证了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感受到了身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我省人才建设所带给人们的日新月异的“好光景”。

河南是人口大省。近年来,我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让许多劳动者实现了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致富。翻看着手机里采访过程中留下的一张张技能大赛的照片,欢声雷动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让人记忆犹新。

今年6月25日,河南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全省各地的高技能人才汇聚一堂,众多能工巧匠展技艺、亮绝活。

赛场内,我看到茶艺高手同台竞技,他们手法轻柔、动作优美,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状,虽是比赛却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在电气装置精英们的竞赛中,接端口、布线路、拧螺丝……他们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紧紧地抓住每个在场观众的心,还有会跳舞的机器人、比拼精度的装配钳工,选手们在现场挥汗如雨却尽现“技能之光”。

通过近距离观看他们的比赛,我惊叹于他们高超绝妙的技艺,那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锤百炼的结果。

还有一次让我真切体会到“手艺饭”之“香”。2021年12月6日,河南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决赛上,母婴护理赛项的参赛选手刘淑春的话让我至今难忘:“我是农村人,一直没有工作,平时就在家带孩子,是偶然抓住了市里免费技能培训的好机会,才学会了专业育婴,实现了‘华丽转身’,现在我的月薪达到6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无一技之长到活出精彩人生,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端起技能“饭碗”,通过技能实现自身价值,让人生大放异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技能路”越来越宽,大家一起奋力奔跑,走向诗和远方。

一枝一叶总关情,春风化雨润民心。在采访过程中,我还遇到过返乡创业人员讲起自身经历时,眼含热泪讲述政策对他们的帮扶;有毕业生欣喜地说着自己买房时享受了哪些福利……看着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我对河南这片人才“沃土”有了更深的认识。

政策措施不断创新、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经过不懈努力,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已进入“快车道”。2021年,我省培训399.2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员取证112.47万本;今年前8个月,共评价取证348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126.3万人,占比超过36%……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缩影。

作为记者,我记录并见证了我省与天下英才的“双向奔赴”;作为百姓,我更是享受到了好政策带来的“人才福利”。在郑州,身为本科毕业生的我,每月按500元的标准可申领3年的生活补贴,暖心的举措让我不禁再次为河南“温度”点赞。今后,我会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写出有温度、有激情的报道,反映好人民的心声,传递好党的声音。

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 焦飒

提起你眼中的高科技,是晦涩难懂的学术符号、神秘莫测的科技发明,还是“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都不是!科技,是改变生活的大隐者。

11月7日,正在观看劳动进校园《探索大国重器 放飞精彩梦想》视频的孩子问我:“这么厉害的盾构机是我们河南制造的?”

“不仅是应用于地铁、隧道的盾构机,还有神舟飞船上的‘智慧眼’,出行乘坐的氢燃料公交车,甚至是我们饭碗里的粮食都是河南‘智造’。”回答孩子之余,思绪也被拉入了自己见证河南科技实力发展的十年。

2012年9月,是我初入报社的时间。第一次随同事采访,见到的是一位帮助创新者实现梦想的探路者——慧谷双创创始人杨晏。一波又一波带着创新梦想的创业者,通过他寻求项目孵化的合作者。自此,我以往所认为的“高冷”科技在科创者面前变得鲜活了起来。

那时,是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步快跑的时间。在我省优惠政策助力下,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生长、遍地开花。孵化载体的接连攀升为草根创新搭建了筑梦舞台,使万众创新蔚然成风,卷起我省科技创新的新浪潮。

在这波浪潮中,我省一些产业拿到了补全生态圈的金钥匙。2017年,在汉威科技智能家居体验馆,我体验了挥手可关闭窗帘的智能窗帘系统、燃气泄漏可自动开窗的电气管理系统……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让我深深震撼。

“我们构建了专业孵化器——河南漫威众创空间,选择能够补全产业生态圈的项目进行孵化。”采访中,汉威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通过孵化器,在鼓励大家创新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产品的种类。”

科技赋能,创新制胜。我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了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其中,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我省“十大战略”之首,迈开了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作为记者,我是记录者,也是见证者。在采访期间,我见证了科研人的坚守,见证了我省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的努力,也见证了我省为满足重大关键技术需求而“揭榜挂帅”。同时,开通科研经费“直通车”,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相继揭牌成立了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多家省级实验室……彰显了我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决心。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见证社会进步,在生活中感受科技发展,一切都充斥着美好与希望。我将继续背好行囊,迎朝霞、看夕阳,用手中的笔反映社会发展,做到肩上有担当、笔下有文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本报记者 李媛媛

家乡,是每一个在外漂泊游子“魂牵梦绕”的牵挂,虽然离开家乡十余年,但每次回老家,看到它日新月异的变化,都让我既欣喜又陌生。

还记得高中毕业前,我特别想离开家乡,这个地处大别山北麓的小县城——罗山县,总觉得它不够繁华,不能让我施展抱负,容不下我的梦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乡是贫穷的,坑洼不平的马路、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

2007年,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工作,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一次回去,都有“小惊喜”。如今,走在县城,街道变宽、变平、变整洁了,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秩序井然,花坛中种植着各色鲜花,或含苞待放,或鲜花盛开,把县城装扮得更加靓丽。

走进村庄,蓝天、白云映衬着潺潺的河流,村里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体验先进文化、传播文明乡风的“精神乐园”,他们或运动、或跳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真正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是2021年回乡过年。初二那天,我带着孩子去姥姥家拜年,路上碰到高中同学,闲聊中得知,他大学毕业后在外闯荡了几年,最后选择“回流县城”。

“你许久没回来,很多事情不知道,咱班好多同学都回来了,刘乐乐毕业后回来开了个消费扶贫直营店,自己当老板;林娇当起了主播,分享咱们这里的美食、美景……”

听着老同学的“絮叨”,我的思绪渐渐被拉远,不知从何时起,家乡的变化已经超出我的想象:一条条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架起了家乡与外界的发展桥梁;规划建设的罗湖新区让人们更宜居;三大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信罗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

至此,我才恍然大悟,想要实现梦想和抱负,不一定要背井离乡,“习得文武艺”后回到家乡,找到自己的舞台,梦想也一样可以如花绽放。

身为一名一线记者,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采访的路上,我有幸看到我省县域的蜕变与腾飞,正带来一个个“回得去的故乡”。在鲁山县马楼乡仓房庄村,徐志远的温室大棚里种满了如红宝石般的草莓;在洛阳市邙山岭上的南石山村,90后青年高哲正潜心烧制唐三彩;在巩义市胡坡村,80后材料学博士姚栋嘉创办了新材料公司……

广阔家乡,大有可为。从前,那惬意、热辣也平凡的市井生活,是人生的来处;如今,家乡生机盎然、活力十足的发展舞台正成为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归途”。有了这样的“归途”,才能让更多青年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郡县治,天下安。正是有了乡村的振兴,县域经济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个人的梦、乡村振兴的梦,才能汇聚成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shoutoutto"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WeC7R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