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集团被曝倒卖毕业生简历,个人信息安全引发关注

58集团被曝倒卖毕业生简历,个人信息安全引发关注

文 | 默达

稳就业“百日冲刺”纵深推进,新一轮秋招已然抢跑,而求职招聘这件事,总离不开个人简历。

58集团被曝倒卖毕业生简历,个人信息安全引发关注

微博截图。

日前有媒体爆料称,58集团假借招聘之名收集学生简历,高价转卖给培训机构。 其官方客服予以否认并表示“将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 ,但该企业近年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已引发广泛关注。

个人简历信息泄露,甚至被倒卖并非新鲜事。2021年“3·15”晚会就曾曝光一批招聘平台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犯罪分子仅需注册企业账号并付费,便可批量查看下载简历信息,部分信息甚至在QQ群中被叫价售卖。今年6月,《南方都市报》报道了某人力服务机构从互联网上大量“爬取”招聘信息并擅自对外发布,再凭借求职者数据吸引用人单位入驻。更有甚者,故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对口招聘”“高薪直聘”背后隐藏的不仅是信息泄露,更可能嵌套贷款培训、电信诈骗等圈套。

简历相比其他个人信息而言具有一定开放性,依靠传播流通实现其价值,涉及的风险常被忽视。在传统的招聘模式中,求职者大多和意向单位进行对点沟通,简历传播的范围有限,而随着互联网求职的兴起,平台扮演“中介”角色汇集了大量个人信息,侵权风险也随之上升。准入门槛降低,也导致不法分子混入其中,筛查资格困难。单从近年来涉58同城网站的系列新闻报道便可看出,“诈骗与反诈”“骗子天堂”“毒贩利用”或是“专项整治”之类的话题始终萦绕不散。

斩断伸向个人信息的“黑手”,互联网招聘平台责无旁贷。首先应自查自纠,谨慎使用“完善信息获取更高匹配度”等诱导性表达,控制内部员工接触敏感信息的渠道。同时要从源头进行管控,严格对用人单位的审核流程,将那些“李鬼公司”“陷阱招聘”拒之门外。也要看到,部分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对个人简历缺少了解,隐私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折射出当下高校对于简历编制和管理的指导相对匮乏。

今年求职季中,部分应届毕业生选择“海投”,更应充分评估背后的风险。 接到“录用电话”“面试通知”和“优质机会”时多一分警惕,面对陌生账号发布的信息多一分谨慎,使用完毕后多点一步“删除”,切莫因疏忽大意埋下隐患。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要全面关注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努力做到标本兼治。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成效。会上强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大量涉网违法犯罪的上游犯罪。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倒卖和下游犯罪在内,利用个人信息漏洞犯罪已然固化为灰色利益链条。应开展“上溯源头、下追买家”的全链条打击,同步跟进“一案双查”,对互联网企业平台严管严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蔓延趋势。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吃土少年"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fresh/8VVCBf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