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丁。
一段小男孩于课堂上谈“理想”的视频,从昨天到今天可谓是火遍全网,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的榜首。 在脆生生的嗓音、满脸的稚气,以及些微的紧张与磕巴中,小男孩说出了下面这段有些石破天惊的话:
“我长大以后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的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并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这家国有政策性银行,近年来首度陷入发端于网络的舆论风暴中。2021年12月,网友刘银月在微博实名举报自己的前婆婆、农发行太康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支行员工夏某华,称其 “吃空饷、巨额财产和消费来源不明” ,一时间亦引发网友热议。
截至目前, 农发行方面对小男孩发言事件的最新回应为 :“(小男孩)是某支行行长的孩子,并不像视频里讲的那样,家里都是行长。他的爷爷是支行的普通员工,已经退休近20年了,他的妈妈是普通的科级干部。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核实情况。”
除了不少人对发言内容感到的触目惊心外, 事发后老丁还注意到了以下两种观点 :靠前种是认为,那个拍了这段视频,并把它传播出来的人(拍与发也可能不是一个人)很可恶,小朋友在课堂上的发言本应具有一些私密性;第二种是觉得,正所谓童言无忌,小孩子的话何必那么当真。
在老丁看来,这些都是由该事件可引发的思考,或者说可议的方向。但 由后一种的“童言无忌”说,老丁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则著名的安徒生童话 ——在“大人”们出于各怀鬼胎或恐惧等的一片喑哑中,最终戳破遮羞布的,正是一位儿童。
联系到此次的小男孩事件,别的且不说, 他为何小小年纪就会萌生出一种银行是自家的“家产”、父亲的行长职务能够被“继承”的意识呢? 这是否出自家庭或者周遭环境的熏染,或者某种“优越感”加持下的不自觉流露呢?毕竟小孩子更加不知或不会,去隐瞒自己的想法、情绪等。
再回到农发行上述最新的回应。首先,尽管小孩爷爷为已退休的农发行“支行普通员工”,父亲“仅”为该行某支行行长,但 他俩曾经或者正在供职的,是否是同一家支行? 其次,对于小孩的妈妈,农发行的回应中只语焉不详地称她为“普通的科级干部”, 那她究竟供职于何处?是否也是在小孩爸爸正在工作、爷爷曾经工作的这家支行?
这些疑问,或都有待于农发行方面的进一步释疑(他们也说“正在紧锣密鼓地核实情况”)。 不过,仅凭目前已有的信息,或许已能让人联想到一个近些年的高频词汇——“近亲繁殖”。
对于所谓“近亲繁殖”,中纪委官网2020年11月28日一篇题为《观察 | 斩断裙带利益链》的文章指出,从屡屡被提及的“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的领域看,它们主要集中在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国企。
划个重点,金融类国企可说是这其中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中纪委文中还举例道,2016年,中央巡视组对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时发现,该行“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
另外在2022年7月5日,中纪委官方公众号一则名为《公权不容私用,近亲繁殖必须杜绝》的短视频,提到了已被开除党籍的光大银行原副行长张华宇。据称, 张华宇利用职权违规安排儿子、女婿、弟弟等亲属及关系人子女数十人到光大系统工作 ,为多人在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方面谋取利益。
可能是因为时下遭到多数人的尤为痛恨,以及全社会的高度敏感与关注,中纪委在2020年的那篇文章中,也 提到了“近亲繁殖”更趋隐蔽性的部分“新形态” 。文章说:
从“繁殖方式”看,随着企事业单位招考制度不断完善,安插进人的手段也更加隐蔽。例如,根据亲属条件量身定制招聘要求,进行“个人简历式”招聘。有的单位报考条件要求过细,不仅要求“仅限海外留学硕士”,对年龄、专业也要严格限定,甚至还会列出“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等与招聘职位无关的条件。
再如,与其他单位进行条件互换、交叉安排。自己单位不容易违规进人,可以和其他单位领导“合作”,尤其是同一领域业务往来密切的两家单位,通过“定制招聘”的方式帮助领导子女进入对方单位。此外,还有伪造履历、绕道进人、内部照顾等屡见不鲜的手段,使看上去完整公正的招录规则沦为摆设,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关系”和“领导的招呼”。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 近几年官方媒体笔下有如“流水线”般的一批,类似所谓某国企“祖孙三代薪火相传”的报道,也不时引起网络间的诟病与吐槽 :换个角度看,它们是否也应该被视作体系内的“近亲繁殖”呢?倘若如此,那它们可真没有那么“正能量”。
有道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就不知小男孩这次的无心之言,是否会再度揭开一个国企“近亲繁殖”的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