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中国陈旧落后,饱经风霜,在那段岁月里无数学子怀揣复兴中华的梦想远渡重洋,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学成后重归故园,投身于家国建设;但还是有很多学子在见识过国外的“盛世”之后选择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
他们都没有错,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只不过是当时的大势所趋罢了。
但100年后,随着局势的改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子们都会选择学成归来,甚至有一些早已在国外站稳脚跟,事业有成的学子们也纷纷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踏上归途,将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
在他们之中,有在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中立下赫赫功勋的钱学森;有中国核潜艇设计师,被人们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有为新中国石油勘探和两弹研发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李四光;还有中国现代数学的开创者华罗庚......
但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却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因为他们的年代距离我们似乎有些久远。
今天要说的主角是一个群体,他们一共八人,全部都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博士后,13年前,他们拒绝了美方开出的诱人条件,集体归国,他们的这一举动被人们称为“八剑下哈佛”。
哈佛八剑
说起全球顶尖名校,始建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绝对算得上其中翘楚,它不但是全美靠前所高等学府,更是在之后的近400年历史中为全世界培育出了无数优秀人才,也让全球无数学子将哈佛奉为心中的殿堂。
可是由于其严苛的录取条件,录取通过率极低,这也进一步说明,能够进入哈佛大学的学子全部都是尖子中的尖子。
但是,有8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他们都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后,研究方向均与强磁场相关,又被安排在了同一所公寓相同楼层居住,紧接着全部获得了留美的机会,这8位优秀的中国学生,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王俊峰、王文超、刘青松、张钠、林文楚、刘静、张欣、任涛,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哈佛八剑客”。
他乡遇故知,云胡不喜。同时就读同专业,又住在一起让8位来自于中国的海外游子很快熟络起来,共同外出、一起上课,哈佛校园里随处可见8人的身影,他们也很快在哈佛大学声名远播,“八剑客”的名号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开始传播开来。
诚然,共同进出的形影不离虽然可以让人出名,但终究只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罢了。
作为“外乡人”,想要在哈佛大学这样的顶级学府得到尊重并真正地扬名立万,还是得要凭借在学术界所取得的成就,在美国只有成为业界强者才会得到真正的肯定和崇拜。
是金子总会发光,他们8人因为深知能够进入哈佛攻读博士后的来之不易,因此格外珍惜这个机会,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科研项目中,他们的表现都异常优异。他们的优秀表现很快引起了大学内部和美国相关机构的关注。
彼时,核磁结构生物学虽算不得热门专业,但美国政府却早早发现这个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对美国日后的发展作用非凡。
因此,美方曾派出专业人士多次与他们8人接触,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只为将优秀人才收为己用。
面对美方抛出的橄榄枝,8位幸运儿在权衡了当时国内外的研究环境和技术支持之后,选择继续留美从事相关研究。
在这一刻,8为漂泊海外多年的游子终于看到了一丝安定的曙光,虽然是在异国他乡,但是能够得到一个安定下来的机会,还是令人感到无比喜悦的。
随后的日子里,8人按部就班地从事着自己的研究项目,报酬也日渐丰厚,作为团队领导者的王俊峰甚至已经在美国结婚生子并拿到了绿卡,而其他7人也都从昔日的学生变成了导师,生活逐渐安稳。
直到2008年,王俊峰与中科院院士匡光力在美国的一次偶遇打破了8人原有的平静生活,也彻底改变了8人此后的人生道路。
王俊峰
契机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加快了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和投入,强磁场领域研究这一对国家意义重大的计划也被摆上日程。
2005年底,“合肥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宣告了中国从那一天起,正式进军强磁场科研领域。
万事开头难,当时的中国强磁场科研领域就犹如一张白纸,困难重重,而在所有的困难当中,确认成为了首要问题。
在当时,中国稀缺专业的强磁场科研人员,这也成为了开始这场研究的首要问题,而寻找人才的重担,就落在了项目负责人匡光力的身上。
既然国内人才稀缺,于是匡光力便把目光放到了国外,于是在2008年,匡光力赴美,打算在美国这块强磁场研究领域领军者的地盘上,为中国科研事业带回几位领路人。
匡光力
还是熟悉的他乡遇故知的戏码,但不同的是,匡光力此行是有备而来,而恰在此时作为“八剑客”之首的王俊峰也恰好处在事业迷茫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思乡之情也越发浓烈。这样一来,匡光力的出现就显得“恰到好处”。
说起王俊峰,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形容他恰如其分,19岁考入北大,在校期间学业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奖学金等奖项对他而言更是犹如家常便饭。
北大毕业后又在北京医科大学完成了研究生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主攻高强磁场研究,9年后进入哈佛大学,从事核磁结构生物学博士后研究。
在与匡光力相遇之时,王俊峰已经在美国学术界打拼了13年时间,已经在美国“安家”。
为了能够说服王俊峰等人回国,匡光力在与王俊峰的交谈中没有丝毫掩饰,在告诉他们国家对强磁场研究项目的态度和决心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将国内在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严峻形势和盘托出。他希望用自己的真诚为8人的回国制造一个契机。
诱惑
回国发展的机会就这样摆在了王俊峰的眼前,海外漂泊多年,在他的心里早已有了归国的渴望。在收到匡光力的邀请之后,王俊峰受其他“七剑客”之托,做为代表回国对强磁场研究进行进一步了解。
不久之后,王俊峰来到位于合肥的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如匡光力院士所言,中国确实在强磁场科研方面有着坚定的决心,现在或缺的只是专业人才罢了。
回到美国,王俊峰将自己在国内所看到的一切如实转告给另外7人,他们很快达成一致,回国,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投身于祖国的强磁场研究。
达成一致之后,8人开始着手计划回国日程,但即便他们一直小心谨慎,但消息还是很快引起了美方的注意。
于是美国当局很快派人联系到了8人,他们对于归国的愿望没有丝毫隐瞒,当这样的答案传到美方耳中之后很快造成了恐慌。
但是美国并不希望轻易放走自己培育多年的人才,尤其是一个8人的团队。
更何况这8人的目的地是中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就已经开始视中国为自己日后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让8人回到中国,即使是对在这个方面的“领头羊”美国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况且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对中国日后的发展帮助巨大,无论如何都不能放他们轻易离开。
为了阻止人8人返回中国,美国方面向8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在原本已经非常可观的报酬基础上大幅度的为他们提高了薪水,并向他们保证他们的研究项目将得到较好的硬件和资金支持。
甚至承诺只要他们能够留在美国,他们家人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享受到优厚待遇。
可是,这样的诱惑并没有打动“八剑客”,在祖国和自身利益之间,8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祖国。
归
“八剑下哈佛”的故事在很多人口中被传说成8位美国同专业的博士后同时归国,但实际上,8人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同,只不过都与强磁场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而且,8人也并非同时归国,而是从09年到12年的三年时间里相继归国。
2009年初,在得到了其他7人和家人的支持之后,8人中年龄最长的王俊峰率先归国,在草草安顿好家人之后,王俊峰迅速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
合肥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建在一座小岛上,与世隔绝非常适合科研工作,但与此同时环境和周边的配套设施却非常一般,要在这样一个偏僻之所长期待下去需要异于常人的耐心。
来到研究中心之后,王俊峰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枯燥,但能够归国从事强磁场研究,王俊峰感到非常欣慰。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王俊峰孤军奋战在中国强磁场研究的靠前线,在中科院的支持下,为中国强磁场研究由0到1的迈进努力工作。
此时此刻,在地球另一端的7人也在时刻关注着王俊峰在国内的发展。时间来到2010年,“八剑客”之中的另外一人,时年32岁的刘青松也按捺不住了,他追随着王俊峰的步伐来到岛上,近距离体验中国强磁场研究,也为日后的归国做最后的准备。
2012年,刘青松正式归国,加入中国强磁场研究,而且这次回来,他还带回来自己的妻子-同为“八剑客”之一的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后刘静。
三人小团队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强磁场的研究能力,可是这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科研项目而言还远远不够,想要做出成果,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完善团队。
于是,王俊峰和刘青松夫妻二人一起向昔日一起奋斗过的其余5人发出邀请,一封封邮件,一通通电话不断地向5人袭来。
他们的努力很快受到回报,在收到邀请后不久,在哈佛大学从事生化与分子药理研究的张钠在“实地考察”之后回国与三人会合。
几个月后,王文超、张欣夫妻结束哈佛大学的研究课题,带着一双年幼的子女回到国内;年底,林文楚归国,“八剑客”已有7人归位,只差任涛。
八剑客重聚
8人已归其7,团队已经基本完善,科研队伍终于可以进一步展开强磁场研究。就这样,他们一边展开科研工作,一边等待任涛的归来,实现“哈佛八剑客”的重聚。
终于,在老友刘青松的一次次召唤之下,任涛在2016年回到中国,而此时的他已经在美国漂泊了18年之久。
至此,“哈佛八剑客”全部归位,而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所在的小岛也因为他们8人的到来被国外媒体称为“科学岛”。
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完全体的“哈佛八剑客”分工明确,王俊峰和张钠主攻结构生物学研究;刘青松、刘静夫妻携手王文超和任涛一起组成团队,向攻克肿瘤治疗发起冲击,为他们提供实验动物模型的正是在肿瘤生物学研究领域耕耘多年的林文楚;而王文超的妻子张欣则独自担负起了磁生物效应研究的重担。
一条依托于强磁场科学技术,从理论到应用的闭合学术链终于完成。
在“八剑客”的共同努力下,曾经一片空白的中国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在短短数年间不断壮大,全球最大的“癌症激酶靶点高通量细胞筛选库”也在“科学岛”上建成,为之后的肿瘤治疗做好了完善准备。
当然,他们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很多不为人知的研究成果至今还没有对外公布。
但毫无疑问,他们放弃海外的优越条件,依然回国报效祖国科研事业的行为是值得所有人肯定和铭记的,他们的行为不但是对钱学森等老一辈人士“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传承,也必将在日后影响到更多的留学生,鼓励他们学成归来,投身祖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