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尼尔
编辑|尼尔
前言
今年夏天,一部中国影视发展史上的“神作”——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国内引起了轰动。
这部影片在七月二十六日正式公映后, 该片自7月26日上映以来,首日票房为1.38亿元,首周票房达7.04亿元, 成功打破了中国内地动画电影市场首日及首周票房纪录。
有资料表明,截止到今年十月,这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五十亿人民币, 并一跃成为中国电影和电影的第二名。
本课题拟从传播学的 “拉斯韦尔5W模式” 为切入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体"、"受众"和"传播效应"等五个角度,
对《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热的传播规律进行深入剖析, 从而对我国动画影片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传播者:劳苦功高
在信息传递链上,传播者是最早的一环。它不但对传播活动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对信息内容的数量与质量、流量与流向进行了控制, 因此它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片,是霍尔果斯彩条屋、可可豆动漫、十一月文化三家公司共同制作的;
这部动画片不但取得了五十亿人民币的高票房,而且在豆瓣上也获得了8.5的高分, 是中国电影史上少有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好的作品。制作人员都是宣传的主要力量。
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最大的制作公司,霍尔果斯彩条屋影视公司, 是在2015正式组建的旗下,隶属于光线影视公司。
光明集团董事长王长田曾经说过,他期望“彩条屋”在将来可以对国内动漫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果然,王长田高瞻远瞩,在2013年就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广阔前景,虽然他对动漫一窍不通,但他还是决定加入中国动漫圈, 继续挖掘动漫圈里的天才,加快了光明影视公司在动漫圈的发展。
在2015年,彩条屋影视公司刚开始创立的时候,曾计划推出22部大型动漫电影, 《秦时明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知名动漫电影都在这22部计划之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和编剧“饺子”,放弃了自己的医学生涯,来到了动漫领域。在这部电影的拍摄期间, 有一次因为经费不够,无法聘请到动作指导,但导演却无所畏惧,身先士卒。
同时,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也是由背后的工作人员一遍遍地打磨出来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花了五年的时间,经过了六十六次的修订。
光是“哪吒”这个角色,就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草图,二十多家公司, 一千六百多名员工, 全片共1318个特效镜头,占比高达80% 。
电影《江山社稷图》里的“四人夺笔”一幕,即使有较好的技术团队, 单是草图便苦心孤诣设计了2个月,总耗时4个多月才完稿 。
饺子曾经开玩笑说,电影里的“哪吒”, 就是从他的员工们工作到很晚,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中得到了启发。
所谓“十年磨一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也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经典电影的诞生。 由此可见,剧组的用心,以及剧本的打磨。
传播内容:品质佳作
传播内容即传播讯息 ,它是信息传递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信息传递的质量将会对信息传递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哪吒》能火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影的高品质。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内容为王”仍然是传媒界不可动摇的原则。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但有一个紧张而精彩的故事,还有行云流水的打斗动作, 炫酷而又华丽的特技,还有华丽的布景。
首先,这部电影的行动安排非常出色。其中的“哪吒与敖丙战海夜叉”、“四人夺笔”等武打场面,不仅保留了成龙影片中使用的动作与道具的技巧, 而且还将动漫中独特的奇幻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绚烂而趣味盎然。
其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非常搞笑,在剧情中融入了很多的网络笑话,充满了很多的喜剧性。
这部电影充满了周星驰的搞笑风格,充满了戏剧性的矛盾和出其不意的幽默, 让人很容易就被逗乐。
比如,那位名为“如花”的乡下姑娘,每一次出场,都是一副极为可爱的模样, 又比如,太乙道长手中,拿着一本名为《神仙的自我修养》的书。
哪吒和敖丙的少年体人设惟妙惟肖而又独具匠心 , 哪吒霸气阳刚但又不像莽汉,敖丙温润如玉却也不是“娘娘腔”,两者都兼顾了男性审美和女性审美,是获得观众一致认同的英气勃勃的少年形象 。
而且还是红色,蓝色,冰与火焰的组合,看起来还挺般配的。正是因为有了以上种种因素,才使得“藕饼CP”在网上广受欢迎, 并产生了众多的同人作品,从而给这部影片带来了巨大的人气。
在“眼球经济”的今天,“注意力”已经变成了一种极为难得的资源,在任何一个产业中都是极为难得的。观众们早就看腻了这种单调的剧情, 就算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桥段,也不会有人相信。
“哪吒”是中国古代传说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大闹龙宫”还是“剔骨还父”,无论是“莲花化身”还是“三头六臂”,都可以说是人人皆知。
而在新时期,“哪吒”的角色又该怎样创新,创作出独树一帜的新的角色呢? 这就成为了电影制片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导演团队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将其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颠覆性改造,为这部作品注入了新的时代意蕴,使其重新获得了活力。
无论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意识觉醒,还是“打破成见,做自我英雄”的普遍价值观,亦或是家庭教育与子女矛盾、社会等级与反抗强权, 与时代主题相匹配的鲜明烙印,都是电影的亮点。
传播媒介:渠道多元
在移动网络环境下,新媒介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和融合性, 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多元化的媒介通道,使得人们对信息的交流更为快捷和方便。
“点映”的传播方式起源于美国好莱坞,即在一部电影正式公映前,以各大城市、各大电影院的预演形式,对一部电影进行预演,以引发受众的兴趣。
在社会媒体上,观众的集中性使得影片的口耳相传和“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达到了 低成本、强有效性的传播,进而提高了观众的观看效率。
在保证了电影品质的前提下,“点映”这种宣传方式, 可以帮助电影的宣传,让电影的宣传变得更加完美。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资料来看,今年一月的首部宣传片,在网上的点击率只有三万多,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它的宣传队伍却很果断,在七月十三日至七月二十一日这段时间里, 利用了“间断点映”的方式,成功地“逆袭”了电影的票房与口碑。
一时之间,网友们的“安利”,微博上的刷屏,豆瓣上的排名节节攀升,吸引了无数的“自来水”,甚至连《人民日报》、团市委等主要媒体,都对这部电影表示了赞赏。 在这种口碑和舆论的影响下,电影的票房节节攀升。
在移动网络高速发展的年代,借助各种新媒体,UGC文章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姿态出现。
自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以后,他的微博就一直很火。而在微博上, 除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微博话题之外, 哪吒与敖丙的“CP超话”如“藕饼”“饼渣”等也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贴吧、QQ群、快手、抖音、小红书、B站等新型互联网平台的蓬勃发展, 散落在各地的粉丝们。
以“参与型文化”的方式,将电影中“哪吒”和“敖丙”两个角色的相关画面, 以丰富的同人图片、搞笑片段、音乐剪辑等方式,在社会媒体上持续输出内容。
扩散热度,为电影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让《哪吒》能够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绽放光芒。
受众:精准定位
在信息交流的全流程中,对信息交流对象的分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准确地定位观众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实现所期望的宣传效果。
根据《猫眼》的统计,在2019年度《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的影院,进入影院的观众数量已经突破了一亿四千万,而年龄在30岁以下的观众更是达到了47.8%。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得到这么高的票房认可,主要原因就是对观众的准确定位, 满足了所有年龄段的观众,让观众们看电影时“阖家欢”。
长久以来,国产动漫都是“低龄”,这是业内固有的固有观念。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产动漫行业已经开始逐渐朝着摆脱“低龄动画”这个标签的方向迈进。
自从《大圣归来》于2015年上映,《大鱼海棠》于2016年上映,《大**》于2017年上映,《白蛇缘起》于2019年上映, 以及最近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于今年上映,国内动画一直在寻找打破圈子界限的办法。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也给电影产业竖立了一个新的标准:抓住观众,达到准确的目标。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的人物刻画非常出色,所有的角色都考虑到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让所有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而且,这个角色的性格非常的鲜明。
向来温和谦逊的敖丙,在被逼着承担了重振氏族的重担后, 突然变得黑化,平日里淘气的小魔头,骨子里也有温柔和仁慈的一面。
“灵珠”和“魔丸”的设置,看似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善恶”的描述,但其实是一种更深层的暗喻。
这颗珠子,象征着爹娘给儿女定下的一生道路,看上去顺从天意, 实际上却是约束儿女的本性。
而“魔珠”则是让他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经常会被社会排斥。
孩子在哪吒身上看到了自由,而成年人也在哪吒身上窥见了打破偏见的可能性 。 这种具有时代气息的角色塑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的情绪共振,并将电影的题材推向更高的层次。
传播效果:好评如潮
沟通效应是沟通行动所取得的成效。概括地讲,它包含了所有对观众和周边社会有现实意义的影响及其结果。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国内动画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这部电影,不但给电影的制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而且还获得了大量的好评。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表面现象,关键在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卖。
让中国电影公司对国内动画行业的前景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有了“国漫之光”,“国漫崛起”也就不会再是空谈了。
结语
《哪吒》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能从众多竞争对手中杀出来,绝对是一部不容轻视的电影。这也给类似的本土动画指出了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IP,创造一个新的《封神榜》。 但愿“国漫崛起”这个口号不再是一句空话,但愿有更好的国内动画可以走出国门,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现象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互联网思维》
[2]《探析新媒体背景下国产动画片的营销策略》
[3]《“参与性文化”对电视受众的解释力——亨利·詹金斯的粉丝理论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