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这是11月1日发生在福州某商场的案例,通过某女士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出,男子站厕所隔间门口一直敲门,边敲门边说:你不要生气了。

好多人一开始还以为是中性打扮的女孩子,听声音才知道对方是男性。当时厕所里还有很多其他人,大家都诧异地看着他。

奇怪的是,这么多女生竟然没有大声喊叫,也没有动手给他两下子的,可能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吧……

男生公然进女厕所,除了危及生命的关头,其他的时候都应该是绝对禁止的吧?

视频里的男生却很淡定,好像在自己家里一般悠然自得,全然没把别人放在眼里。

我想要么他是个变态,以寻找女友的名义,私闯女厕所,但这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要么他是一个极度“自我中心化”的人,把自己的需求置于别人之上,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感觉。

这个男生和他女朋友应该都属于后者,因为两人的争执,漠视了其他女士的感受。

这让我想起了在某大学工作期间接待的那个男生,他说他跟宿舍的同学都搞不好关系。

他在宿舍学习的时候,希望舍友不要玩游戏,因为那会影响他的学习;他在宿舍玩游戏的时候又不希望舍友学习,因为宿舍不是学习的地方……

好吧,我承认,在这样的“自我中心化”逻辑中,舍友只能把他当做异类。

“自我中心化”是认识发生论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个体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在0~2岁和2~7岁的两个阶段中, 婴幼儿都会表现出典型的“自我中心化”倾向。

0-2岁时期的婴儿,生活在一个物我不分的世界里,既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自然不能感知他人的想法和感觉,所有的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

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婴儿还会通过一些暴力行为来制裁父母:饥饿的孩子会因为妈妈喂奶晚了,使劲咬妈妈的**。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随着婴儿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后,自我意识才开始慢慢萌发,渐渐地开始把自己和外部环境区分开来,皮亚杰把这一时期称为无意识的“自我中心化”。

2~7岁的幼儿时期,孩子渐渐认识到自己和外部环境的区分,但仍然不能意识到除了自己的观点之外,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

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是依靠自己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他们不能也不会意识到别人可能有不同的视角和需求。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因为别人抢了自己的玩具而委屈,也会为了好玩去抢夺别人的玩具。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其实就是皮亚杰所说的有意识的“自我中心化”状态。

7岁之后的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意识到别人的感觉和观点。

随着大脑发育的完善和经验的积累,孩子也开始学会统合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形成相对合理的“自我”概念,主动协调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真正达到二者的平衡,让自己舒服,让别人舒服,让环境舒服。

但是因为先天因素、后天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个体去“自我中心化”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方式都有所区别。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家庭关系中如果存在以下三种模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产生重大影响:

1、过度宠溺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适当地宠爱孩子无可厚非。过度溺爱孩子的结果就是宠溺,被过度宠溺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形式方式,难以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存在障碍。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把自已当成是中心,一切都得围绕自己的感觉转,不想委屈自已,也不会为别人着想。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2、强制认同

家庭中如果存在“自我中心化”倾向的成员,并在家庭中践行这种模式,会让孩子适应这种模式,并认为这种模式是合理的,还不自觉地把这种模式照搬到自己的家庭里,形成强制认同。

某来访者一直被自己的妻子形容为自私自利:吃饭的时候从来不等别人,买东西也只考虑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他的行为就是爸爸的翻版。

原来在潜意识里,他一直都认为爸爸是正确的,所以也不自觉地践行爸爸的行为。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3、家庭控制

在家庭控制行为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走入两个极端:顺从和反叛。

顺从的孩子可能会缺乏主见,反叛的孩子可能会更强调自己的感觉。

犯罪心理学中经常会有十几岁的孩子犯下重罪的案例,还有些孩子手段残忍到令人发指。其根本原因是他们过度的“自我中心化”,缺乏共情的能力。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始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感觉自己时时刻刻被关注也是“自我中心化”的表现之一。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要做到去“自我中心化”,需要家长从以下几个角度帮助孩子:

1、共情与尊重

家长以身作则,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关注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尊重孩子的诉求和表达。

孩子哭了,可以告诉孩子:我感觉到你现在很悲伤/委屈,能告诉我原因吗?

孩子发脾气了,可以告诉孩子:我感觉到你很愤怒,可以告诉我原因吗?

即使孩子给出的理由不能为我们所接受,也要耐着性子听孩子说完,然后给ta一个大大拥抱,而不是嘲笑或者批评ta.

长期在共情与尊重的环境里浸泡的孩子,自然也能学会对别人施以共情和尊重。

奇葩行为!男生商场女厕求婚道歉,忽视他人感受

2、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想人所想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要求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父母在孩子感受到委屈或者愤怒的时候,引导孩子感受这种感觉,并告诉孩子,你的行为也可能会给别人带来这种不好的感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3、双赢思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的第四个习惯就是双赢思维。按照双赢思维的要求:要么双赢,要么不合作。

父母在践行这一标准的同时也应该传递给孩子,告诉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忽视别人的利益。

原创不易,欢迎 关注 点赞 评论 转发 。也可关注同名订阅号: 桃子爸爸谈谈育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梦萱筱喏"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zh-cn/ent/8ejvR0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