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命运是什么?“命运专挑苦命人整。”

命运有多苦?苦到眼泪都流不出来了,苦到无从抱怨厄运,苦到身处其中习以为常,觉得苦难就是生活的必然。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1997年上映的台*省剧情片《一只鸟仔哮啾啾》,就向观众讲述了这样一个“苦命人”的故事,一对原住民祖孙的悲剧。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这部电影是导演张志勇的*女作,上映当年获得了多项金马奖提名,更在韩国济州岛亚太影展大放异彩,勇夺最佳影片奖、和平贡献奖两项殊荣。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背景设置在五十年代台南沿海地区的一个小渔村,讲述了罹患乌脚病的村民们如何在贫穷和病痛之中苦苦挣扎。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故事的主轴,是一对不幸的祖孙。他们努力活着,却屡遭厄运打击;他们深爱彼此,却无力面对惨淡的未来。最终,一切归于浩瀚的大海。

一、鸟仔

阿钟是个苦命的小孩儿,父亲出海打渔意外身亡,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他自幼和爷爷相依为命,守着一间破败的小屋。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极端的贫穷已经足够悲惨了,爷爷的病痛又加剧了生活的窘迫。村子附近的药厂常年排放含砷的污水,导致大量村民患上了乌脚病,爷爷是受害者之一。

乌脚病会让患者手足发黑,同时伴随着剧烈的痛楚。没钱治病的村民们疼痛难忍,只得选择截肢,爷爷几年前已经锯掉了右脚。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如今,他的左脚也开始发疼,距离锯掉只是时间问题。爷爷不想花钱治病,孙子阿钟的学费比他这糟老头的腿重要。

阿钟是爷爷的命根子,他努力修伞挣钱,就是为了能让孙子好好读书。学校的老师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觉得阿钟是个“傻子”。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由于生活贫困缺少食物,阿钟长期营养不良,外表瘦弱不堪像个小鸟仔。木讷老实的他被欺负也不会还手,看起来笨笨的“不是读书的料”。

可是,貌似愚钝的阿钟有颗善良柔软的心。他对爷爷十分孝顺,听说虱目鱼可以治乌脚病,就经常挖蛤蜊卖钱,然后买鱼给爷爷补身体。

邻居家的大顺和小顺是阿钟为数不多的朋友,两兄弟经常帮阿钟挖蛤蜊。他们在的时候,阿钟活儿通常干得很顺利。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可大顺和小顺并不是次次都在的,有次阿钟落单儿,结果就倒了大霉。

这一天,渔场主远远望见一群小孩子在自己的渔区游泳,怒火中烧的他急冲冲地跑向前,想给这群淘气鬼一个教训。

令人心酸的电影,一部揭示社会底层挣扎的佳作,25年前的悲剧画面,如今仍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结果孩子们一哄而散,只留下反应迟钝的阿钟还在傻乎乎地挖着蛤蜊。渔场主为泄愤,抄起棍棒狠狠打了阿钟一顿。

阿钟被打得遍体连伤,躺了好几天才能下床。心疼不已的爷爷劝孙子不要再去挖蛤蜊了,不吃虱目鱼不会死,阿钟才是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听话的阿钟果然没有再去挖蛤蜊,可倒霉事儿又找了他。

某天上学的路上,阿钟遇到了一个身患乌脚病的孩子,失去了双腿的他正在用两条小矮凳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挪。

同行人都漠不关心地绕着他走,只有善良的阿钟想起了同样遭受病痛折磨的爷爷,二话不说背着他走到了学校。

结果阿钟就迟到了。班主任本就不喜欢傻里傻气的他,这次逮到了体罚他的机会,便不由分说让他去打扫厕所。

老实的阿钟不会为自己辩解,只好乖乖去厕所干活。祸不单行,专心打扫的他没注意到隔间里有人,把水泼到了校长的身上。

这下篓子可捅大了。阿钟像个鸟仔一样,被校长拎进了办公室。

二、母亲

迎接阿钟的,是数个小时的罚跪,直到中午仍不停止。

转眼到了用餐时间,校长和班主任手捧丰盛的午餐大快朵颐,饥肠辘辘的阿钟一边在地上跪着一边看着饭菜咽口水。

校长不小心掉了一块萝卜,阿钟实在饿极了,捡起脏兮兮的萝卜狼吞虎咽地吃进了肚。这下校长更生气了,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这时班主任想起了阿钟的营养午餐费一直拖着没交,就跟校长建议以此为由把他劝退,看不到“傻子”眼不见为净,校长点头称是。

收到通知的爷爷急忙拄着拐棍来到了学校,低声下气地跟校长求情。谁知校长见爷爷一身穷酸气十分鄙夷,把他好一番羞辱。

校长故意挺着脖子大声说:“阿钟这孩子实在无药可救,干脆休学算啦!您老不如让他去卖冰棍儿,也算是条出路嘛!”

这话把爷爷气得浑身颤抖。可他又能怎么办呢?穷人没有话语权,他连孙子的营养午餐费都交不起,自然没有理论的底气。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爷爷只得把阿钟领回了家,再也不去上学了。这都是命啊,爷爷一筹莫展,流着眼泪跟阿钟说。

也许是否极泰来,不久之后,祖孙俩的命运迎来了一缕光明。阿钟的母亲桃花突然光鲜亮丽地回村了,还带回来了一笔钱。

可爷爷并不高兴,他怨恨桃花抛弃阿钟多年不闻不问。更重要的是,听说她到城里做了脱衣舞娘,这样堕落的儿媳让爷爷十分不耻。

桃花没有多做解释,留下了钱和给儿子的礼物就眼含热泪地离开了。好歹现在有钱了,营养午餐费交完之后,阿钟重新回到了学校。

班主任依旧看阿钟不顺眼,经常罚他打扫厕所。只不过现在阿钟多了母亲送的新鞋,他舍不得穿,就在干活的时候把鞋挂在脖子上。

桃花十分想念阿钟,忍不住偷偷来学校探望。看到瘦骨嶙峋的儿子光着脚打扫厕所,桃花泪如泉涌,心痛似刀绞。

她直接找上了校长的办公室。看着眼前这位时髦洋气的女子,校长不复面对爷爷的趾高气昂,温声细语地夸赞了阿钟一番。

当看到桃花送来的钱和礼品时,校长更是喜笑颜开乐不可支,立马让班主任给阿钟颁发了一个“劳动光荣”的奖状。

靠前次得到老师认可的阿钟兴奋地捧着奖状,打算拿回家给爷爷看。正当他和好友小顺欣赏奖状时,一群路过的孩子夺走了它。

这群孩子撕碎了奖状,还讽刺阿钟,说他得到奖状是因为他的妈妈给校长跳了脱衣舞。面对这种侮辱,阿钟一言不发,只是默默捡起了奖状的碎片。

回到家后,阿钟和爷爷一起把奖状重新拼好,郑重其事地挂到了墙上。这份奖状虽然不是老师对阿钟的认可,却蕴含着桃花对儿子的爱。

三、买鱼

当天夜里下起了雨,阿钟被雷声惊醒,身边却不见爷爷。走出屋外一瞧,爷爷正因乌脚病发作,在泥水里疼得打滚儿。

阿钟急忙去隔壁叫上大顺和小顺,三人顶着瓢泼大雨将爷爷送到了医院。爷爷痛得呻吟声不断,阿钟惊慌失措痛哭不止。

同院的伯伯见阿钟心急,就出言安慰:“放心吧,你的爷爷没事儿,他明天像我一样把左脚也锯掉,就再也不会痛了。”

阿钟听完这话,哭得更厉害了。他看着病床上痛苦的爷爷,暗自发誓,一定让爷爷吃上虱目鱼,一定要治好爷爷的乌脚病。

可他哪里有钱买鱼呢?

机灵的大顺想起了校长那句“不如卖冰棍儿”的嘲讽,给阿钟出了一个主意。两人一起去庙里偷走了香火钱,然后买了一箱冰棍到街头叫卖。

可事与愿违,大顺和阿钟吆喝了半天,一个买家都没拉拢到。为了卖冰棍,阿钟豁出去了,搞了一个“附加服务”。

他把自己画成了戏台上的大花脸,只要有人愿意买根冰棍,他就蹲到满是石粒尘沙的地上,让对方当马骑一圈。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冰棍一根根的卖,阿钟鸟仔一样瘦小的身躯驮了一个个孩子。手和膝盖都磨破了,阿钟却十分高兴,终于挣到钱了。

一天过去,阿钟挣到了一块五角钱。他攥着这些钱来到鱼贩子的摊前,却被告知最便宜的虱目鱼也得要整整四块钱。

鱼贩子看着迟钝的阿钟,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钱,然后塞给了他两条干瘪无肉的狗母鱼充数。阿钟来不及反应,交易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达成了。

虽然不是虱目鱼,但好歹是鱼啊,终归对爷爷的病是有好处的吧。阿钟这么想着,煲好鱼汤送到了医院,让住院的爷爷吃。

爷爷喝着阿钟送来的鱼汤,内心十分欣慰,脸色看上去也精神了许多。阿钟非常开心,觉得鱼汤有效果,于是决定再接再厉。

他和大顺、小顺一起从早到晚卖冰棍,钱越挣越多。虱目鱼有钱买了,住院费也有着落了,阿钟觉得自己和爷爷有盼头了。

两兄弟为了帮阿钟挣钱,也涂花了脸当起了马。三个孩子在坑坑洼洼的地上爬来爬去,只为挣钱买几条虱目鱼。

儿童的恶意,有时会超乎大人的想象。平日里经常欺负阿钟的孩子逮到了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

有一次,一个人高马大的小恶霸骑上了阿钟。他一边指挥阿钟东走西顾,一边狠狠地向下使劲儿。阿钟支撑不住摔了下去,磕得鼻血直流。

大顺的妈妈看不过去,揪住小恶霸修理了一顿。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没人欺负阿钟了,可他和小恶霸的梁子也彻底结下了。

四、消逝

这一天,大顺的姐姐正在办婚礼,全村的小孩儿都跑来看热闹,一片乱哄哄。小恶霸趁阿钟不注意,偷走了他的冰棍箱子。

阿钟发现箱子不见后,急忙走街串巷去找。等阿钟找到小恶霸时,箱子里的冰棍已经让他和他的跟班们吃光了,钱也被他们藏起来了。

没了冰棍没了钱,又打不赢小恶霸,阿钟只好“重操旧业”。他冒着被渔场主再打一顿的风险,回到“老地方”顶着烈日挖蛤蜊。

阿钟的运气实在不好,渔场主又发现了他。看到蛤蜊田被阿钟挖了个七七八八,渔场主心疼不已,抄起铲子便要打他。

回想起上次被打的惨痛经历,阿钟本能地开始逃命。他叫喊着跑到了海水里,越逃越远,海水逐渐淹没了他的腿、腰、胸。

“阿钟快回来!那是深水区!很危险!”岸边的小顺心急地呼喊。可这声提醒已经迟了,阿钟没法儿回岸上了,海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脖子。

当小顺叫来的大人赶到了岸边时,海水已经彻底没过了阿钟的头顶。人们的耳边没有了任何孩子的叫喊,只有海浪拍打蛤蜊田的水声。

当天夜里,爷爷独自守着破败的小屋,满是皱纹的脸上没有一滴眼泪。一个人伤心悲苦到极致,是流不出眼泪的。

第二天早晨,在大顺一家人的帮助下,爷爷给阿钟举办了简单的葬礼。

按照当地的习俗,死者要被近亲敲几下棺椁后才能下葬。爷爷看着眼前小小的棺材,缓缓举起拐杖敲打,边敲边说:

“阿钟啊,下辈子投胎,要学聪明一点儿啊。”

这世上最苦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阿钟是爷爷的命根子,现在他死了,爷爷活在世上的唯一动力也烟消云散了。

当棺椁被众人抬起时,已经失去双腿的爷爷想站起身,却重重摔倒在地。一旁的大顺妈妈忍不住掩面哭泣,这时邮差送来了一封信。

寄信的人是桃花,收信人是她的儿子阿钟。

大顺接过信后一边哭泣,一边挥舞着手上的信纸朝渐行渐远的棺材大声呼喊:“阿钟啊,阿钟这是你的信啊,阿钟……”

阿钟看不到母亲的信了。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母亲正在攒钱,打算回村盖一间大瓦房,给家里换上无毒的自来水,把他养得白白胖胖……

乡村土路上,抬棺人正在运送一口小小的棺材。他们装扮成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样子,涂上戏台上的大花脸,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送阿钟最后一程。

阿钟入土为安了。不知从哪里飘来了一阵歌声,隐隐约约似乎在唱着“命运专挑苦命人整”,又渐渐地听不到了。

天空一片晴朗,和煦的海风吹走了乌云。万籁俱寂,只有海浪拍打沙滩的水声,和远处一只鸟仔,倔强地哮啾啾。

五、命运

《一只鸟仔哮啾啾》被影评人誉为“台*版《活着》”,不同的故事背景,同样的底层苦难,同样的大时代和小人物。

阿钟和爷爷的身份,是留守于乡村的原住民。这是被现代文明抛弃的一类人,被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水毒害,被象征着先进的学校排斥。

正如罗大佑那首《鹿港小镇》唱的那样,“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小渔村没有霓虹灯,阿钟连自来水管都不认识。

一个出生在落后村落里的木讷小孩儿,听上去就是一出悲剧的开始,更不要说他只有残疾的爷爷照顾。阿钟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饱经风霜的爷爷被厄运磨平了棱角,最擅长的就是“认命”;幼小的阿钟还留有新生的朝气,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改变命运。

可惜阿钟实在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对“希望”的全部认知,就是“能治乌脚病”的虱目鱼;他对命运的全部反抗,也只是想尽办法挣钱给爷爷买鱼。

结果命运之残酷远超孩童的想象,阿钟最终为了几条虱目鱼告别了人世。浩瀚的大海孕育一切也吞噬一切,孕育了一个孩子的希望,吞噬了他的生命。

在电影的结尾处,爷爷用拐杖不断敲着阿钟的棺材。他敲的是几块薄薄的朽木,又何尝不是孙子的灵魂,和这捉弄人的命运。

《一只鸟仔哮啾啾》的主旨,无疑是反思工业化对落后地区的灾难性破坏,现代文明摧毁传统生态带来的种种悲剧。

乌脚病是肉体的折磨,民风的更易是精神上的打击。拜金主义盛行,从鱼贩到教师都在欺压穷人,“那不是人啦”的台词是赤裸裸的讽刺。

贫穷和疾病最能折射出人性,卑劣与崇高都一览无余。

有的人道貌岸然虚伪至极,一边大言不惭地教导学生“仁义礼智信”,一边**贫困学子,见到金钱和礼品后又前倨而后恭;

有的人市侩庸俗道德低劣,为了将手里的下等鱼卖出去,不惜糊弄无知的小孩儿,骗他给人当马骑挣来的血汗钱;

有的人自己也是底层的“苦命人”,却挥刀砍向更弱者,为了半桶蛤蜊,他就能把一个瘦弱的孩子打到半个月下不了床;

更有的人小小年纪就沾染了成人的恶,不遗余力地欺负无力还手的同龄人。

当然,电影里也不乏真善美的存在。阿钟和爷爷的亲情,大顺和小顺对朋友的鼎力相助,乌脚病患者们的相互扶持,都十分令人感动。

除了剧情动人心弦,《一只鸟仔哮啾啾》的镜头语言也相当精妙。

大量深焦景、深镜头的运用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的局促感,古典油画一般的远景构图勾勒出了浓厚的海滨乡村风情。

当然,一切专业技巧最终都要为内容服务。《一只鸟仔哮啾啾》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它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享受着现代文明种种便利的我们,也许再也难以想象“民生之多艰”能达到何种程度。至少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一生的力气。

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文由"只喜欢天空"自行发布,本站仅供存储和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lipbrief.com/ent/8eU6v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