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徐积京
去年春节前夕,九十岁高龄的岳父因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住院四天不幸辞世。一向乐观豁达、身体硬朗的老爷子突然走了,全家人悲痛万分。在清理老爷子的遗物时,家人发现了一份岳父两年前写下的遗嘱,其中靠前条是:“我去世后,骨灰要设法安葬到我母亲的坟墓旁,不要另辟墓穴……”
岳父彭笃辉,祖籍湖南宁乡。1933年农历二月初二出生在宁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备受母亲疼爱。有一次,岳父看见母亲往自己碗里撒了些盐拌着饭吃,而把仅有的几片腊肉塞进了他的碗里,岳父说这幕一辈子都忘不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省吃俭用供他读的书。新中国成立后,勤奋的岳父考取了长沙一所地质矿冶学校,开始学习地质专业知识。1954年1月,二十岁出头的岳父远离家乡,来到江西地质局201地质勘探大队(赣州)实习,参与西华山特大型钨矿的普查勘探。因表现特别优秀,岳父被上级领导和当时的苏联专家看中而留下来工作,从此由一名“湖南伢子”变成了一名“江西老表”,在赣南这块红土地上,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献给了他挚爱的地质事业。
40年前,我靠前次踏进彭家时,对初识的未来岳父印象深刻,他的学者风度、坚毅气质,令我肃然起敬。他从一名实习生、技术员、地质师,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总工程师,成了一名业内公认的地质专家。他从小铸就的那种自信坚定、不屈不挠的性格,体现在他一生的方方面面。
岳父在赣南找矿几十年,走遍了赣南的山山岭岭。他立志要为国家多找矿,找好矿,努力填补国家地质勘探方面的空白。他常年生活在野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困苦和挑战。为探明一处矿床,完成一个项目,取得一手资料,他不辞辛苦,不厌其烦,总是要亲自走到、看到、拿到。他领导的勘探大队多次被评为功勋大队,为赣南的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岳父依然放不下他所熟悉的地质事业,把自己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写成报告,向领导建言献策,表现出一名老地质工作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誉。
常言道,自古忠孝两难全。岳父远离家乡,在外地奋斗了大半辈子,可谓功成名就,但他在照顾家庭、孝敬父母方面,觉得自己亏欠得太多。岳父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谈到裹足的母亲一辈子奔忙于灶台与田间,他眼含热泪,痛心不已。然而,由于重任在肩,又因特殊身份的限制,岳父好多年都没有回乡探亲,甚至在母亲过世时,都未能回家给母亲送终,这也成了岳父终生的遗憾和愧疚。岳父立下遗嘱,要把骨灰安葬在母亲的身边,就是要永远守护着母亲,在天堂为母亲尽心尽孝。
为实现岳父的遗愿,儿女们专门到湖南老家,把岳父的遗嘱告诉家乡的亲人,家乡的父老乡亲感动不已,很快就落实了岳父骨灰在老家安葬的事宜。去年清明节前夕,儿女们一起把岳父的骨灰专程从赣州护送到宁乡。在赣州临上车时,小舅子捧着岳父的骨灰盒,轻声地说:“老爸,您就要告别奋斗了几十年的赣南大地了,老爸,您再好好看看吧……”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位远方游子终于回到了生长的故土,回到了慈爱的母亲身边,从此日夜守望,情绵福长。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