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中医学堂的微博
《我与<黄帝内经>》征文分享。作者:赵绍恩
每在写文字的时候都会回想起小学老师的一句话:“要想写好作文,就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不多得,患难与共不可弃,对于《黄帝内经》的情感就是不多得,不可弃,下面我会用真情实感叙说《黄帝内经》是如何“耽误”我的:
起篇——初见
2008年我高二,每天22:00下晚自习,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书山题海,三点一线”,没有个性,只有普适,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当时的内心是抗拒的,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活着没劲很是抑郁,一星期不知道能不能说30句话,我自闭了,外加上我那特殊的鼻子,一天较多流三遍鼻血,我怎么能记得住诗词歌赋,怎么能算得了代数几何,这身心的重负,让我喘不过气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却无从改变,被裹挟着好累!!!
一个不经意的夜晚,戴上耳机听广播,“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之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电波那头就传来梁冬与徐老师交谈的声音,在那之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黄帝内经》,徐老师以柔和的声音将古老的文字用易懂且有意思的言语灌注到了我的耳朵,身体,甚至思想里。从此我知道了要应四时辨阴阳,对照我自己,冬天里凌晨四点去跑步,鼻子里都结了冰,太激进;还知道了食饮有节,想想自己不吃到嗓子眼不停,运动完马上喝凉水,太无节;更知道了辩证思维,顺应自然,总喜欢逼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心向东身向西,无自我。不过《黄帝内经》“耽误”我的人生个人觉得还是晚了,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复课一年后的体重都要突破二百斤,在高考后的两个月中改掉了以上所述的不良习惯后,在上大学前竟然奇迹般的减掉30斤肉,整个人也变得有了精神气。顺着自然的步调,我相信我是个正常人,不适合自己的事不去做了,你就是对的,我确实选对了。
中篇——验证
很可惜,考虑到分数选大学没有能选择离《黄帝内经》离中医更近一点,而是选择了机械专业,在大学期间也一直反复听《黄帝内经》的对话节目,自己也尝试着站桩,回想起来当时的站桩虽然不太标准但是却让我静了下来。大二暑假在家期间发现总是从嘴中吐出血丝,到医院检查头片发现鼻窦里有阴影需做手术取出,手术时全麻没有什么痛苦,术后那是相当痛苦,心里也一直在鼓励自己:我正在慢慢恢复,都会好的。躺在冰冷病房里(空调)看着其他床位的病友们满身插管,我心里不是滋味,后来鼻子慢慢恢复,医生(不,我觉得叫屠夫更恰当一点)给我换药清洗时每次都是流一小盆血,他还说你这还算血。后来到学校时我的头一直眩晕,我是失血过多有点贫血,还有输注的凉水太多元气大伤?慢慢恢复,定期换药,不幸的是手术破坏了鼻黏膜,有鼻中隔(鼻孔中间的软骨)C型偏曲的我,手术的右鼻道粘连,没办法又换了一家专科医院,又来了一次手术,第二次倒是痛苦大减,很快出院了,很感谢第二次手术的医生,本该一次完成的手术被……
毕业后工作了三年,在日企,里面也是有各种“小怪兽大魔王”倍感压力,让怀着一腔热血的青年着实难受了一下,外加上应酬吃喝,一直都是右上腹(肝区)有胀痛感,疼的很有时间规律23:00到次日3:00,一开始不是很频繁,后来一周一次,吃东西喝水都难受,就辞了这份工作,18年3月去了厚朴学习了一天的艾灸。记得当时李鸿飞老师带教我们,说我动了先天元气,这职辞的是时候,感谢老师,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调了心。
回家后肚子还是频繁的发作,也决心要走上中医的路,先给自己调整一下吧。很有幸遇到了现在的师父张院长,他说你去做个B超看一下,这一看发现胆囊里面有块花生粒大小的结石,确诊后也去专科医院检查过,医生建议切除胆囊,作为一个有中医理论基础的人是不会同意这么去做的,大夫说你想做就给我打电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星期每天只吃一点小米粥、红咸菜,一下瘦了20斤,每天肚子涨到爆,放射疼痛到后背,睡不着觉,最后还是拿起了电话,结果得知大夫出差没办法帮我做手术,我的胆才得以保住。
我对自己说:你不是要做中医吗,这关过不了,你就放弃吧。静下来思考,回想徐老师《黄帝内经》的对话片段:气体应该在该在的肺系统中,不应出现在腑中;师父上课讲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解决胀气的问题,还想到中医基础理论中讲的“六腑,内空,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病多实,宜泻”,再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没有胃口多天吃流食,一是食物量小,二是流体居多,外加胆部存在一些炎症,没有化的食物在腹中堆积产生气体,这是气体来源,在肠道腔中又没有半固体食糜在肠蠕动的带动下使气体排出,遂越积越多,胀气难忍。怎么解决呢?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烟走高道”,之后一边用热水袋敷肚子加强腑蠕动,一边在老妈的搀扶下做倒立动作,肚子一直咕咕的叫,不一会终于排气了,顿时觉得世界变美了,后来又折*了折*就不那么太疼了,之后用艾灸灸胆经原穴丘墟,合穴阳陵泉,腹募穴日月,背俞穴胆俞,以及肝、脾的相关穴位,外加任脉腑会中脘,到小肠腹募穴关元,再到脐旁两寸大肠腹募穴天枢穴,每天坚持2至3小时,应用厚朴学习的无为灸,还有再加上家人和师父的鼓励,从急性发病到现在还没有过不适的感觉,我不奢求胆结石消失,但求与其和平共处。而且我的脾胃功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想起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明确了木与土的之间一种关系。
再起篇——恒心
我就是一步一步这么被中医“耽误”的,现在也下定决心要学习中医,一路走来最不负我的是几千年来的黄老哲学,只要你调整好频率就能收到他强大的讯息,来指引我们生活,四气变换,闻其真言,异法方宜,天真乐世,尽享天年。
我与《黄帝内经》认识10年了,10年是我一生中不短的时光,与《黄帝内经》相处过程中有过共鸣也有过怀疑,一直在否定之否定的路上不断前行,说《黄帝内经》耽误我是因为《黄帝内经》改变了我的思维,有着与主流社会思维不同的思维,谈不上谁对谁错,但是我确信我更需要那种辩证的思维。最后以泰戈尔的一句名言结束这篇文章: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厚朴中医学堂最建议去的三个专业
一位患者,因心情不好导致咽部异物感。西医各种片的照,也吃了些西药,总不见好,最后找到一位中医,直指她是 梅核气 ,用了古方治疗,异物很快不见了。
梅核气的治方之古,早在汉代。而且出自大医之手,他便是张仲景。
其所着《金匮要略》描述此症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炙脔指干肉,喻病人的痰涎如干肉堵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后世医家形容此如梅核阻于喉头,加之因生气而得,故名。
此症虽不影响进食,但咽部硬生生长一个东西,却是恨不能用手挖出来的。
其病因与 七情不畅、气血痰郁有关。
心情不佳,肝气郁结,会导致肺的宣发、胃的降逆功能失调,以至津液不能正常到达该去的地方,聚而成痰。
这个痰气凝在胸中,会令胸胁满闷、消化不良。它还会挡住循环于周身的气机,引起咳嗽喘急、恶心呕吐、困倦,消瘦等。
痰气往上走的时候,会突然遇到一个交通狭窄的要道: 咽喉,堵车在此,令咽喉部乱成一锅粥,这便是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的由来。
此症观舌苔,是白润或白滑的。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化痰降逆的工作于是摆上台面。
张仲景大师的 半夏厚朴汤 ,正是这些工作的负责人。
组成:
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苏叶
半夏 辛温入肺胃,利咽止呕、燥湿化痰散结,降逆和胃,是本方的重要人物。
厚朴 苦辛性温,燥湿消痰,下气宽中。助半夏散结降逆。
茯苓, 味甘平,主胸肋逆气。也就是说,茯苓不仅祛湿,它还是行气的,以舒缓磅礴的药力推动体内的气机,自上往下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下焦以二便排出,使水液不再停留。助半夏化痰。
生姜 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助正祛邪。
苏叶 芳香行气,理肺舒肝,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散郁气。可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
全方环环相扣,辛苦之味合用, 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此症女人遇到的时候多,但如果男人也常常遇事想不开,也容易犯此病。所以开心很重要。
但有人反映,用了半夏厚朴汤,为什么咽部异物感依旧呢?
原来,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 这一点,由本方辨证即可看出:舌苔白润或白滑。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不宜使用本方。
另外,由各药功能可看出半夏厚朴汤中的茯苓健脾利湿,半 夏、厚朴降逆胃气,一起运用,可让脾胃的小轮子就此转动起来。脾胃是后天之本,它一运行欢快,很多症状便会自愈。
所以,本方除了可以治疗梅核气,及抑郁焦虑症状外,还可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泛酸,胃脘胀满,慢性咽炎、胃肠功能紊乱,食道痉挛,慢性胃炎等属气滞痰阻的情况哦。
提醒提醒:由于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