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内工大”,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经中华人民**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3个校区,分别为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和准格尔校区,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92.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6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8.2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3万册,电子图书152万种;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有教职工2095人,专任教师1489人;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900余人,来华留学生105人
历史沿革
- 内蒙古工学院
1951年7月,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成立。
1952年9月,更名为绥远省归绥工业学校。
1953年8月,更名为华北第三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4年6月,更名为内蒙古靠前工业学校。
1955年8月,更名为呼和浩特工业学校。
1956年4月,更名为呼和浩特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1958年2月,划归靠前机械工业部管理;同年8月,在清华大学等高校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63年7月,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
1965年1月,划归第八机械工业部管理。
1969年11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1978年6月,划归靠前机械工业部管理。
1979年4月,划归农业机械部管理。
1982年5月,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
1983年6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
- 内蒙古工业大学
1993年12月,内蒙古工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1999年,成为*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院校。
2018年3月,入选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
2023年6月16日,成立产学研科技成果**共同体。
2023年7月12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设7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 博士后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内蒙古大学共建**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有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95人,专任教师1489人,其中教授205人、副教授530人,博士生导师109人、硕士生导师89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0人。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1名教师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柔性引进34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两院院士4人。89人次享受*务*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3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领军人才3人、人选91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1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思想*治理论课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产*员1人。1个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个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有1个*家级、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有2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9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20个*家级、1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家级专业综合改*试点专业,10个本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有3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有1个*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9个*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9门*家级、36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家级、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教学成果
2018年,学校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20个;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7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
序号 | 平 台 名 称 | 负责人 | 成立时间 | 性质或隶属关系 |
1 | 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孟克其劳 | 2019 | 教育部 |
2 | 先进轻金属材料开发与加工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韩永全 | 2019 | 教育部 |
3 | 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张永锋 | 2014 | 国家发改委 |
4 | 内蒙古新能源实验示范基地 | 汪建文 | 1997 | 科技厅 |
5 | 内蒙古制造资源计划应用研究中心 | 王建国 | 1999 | 原经贸委 |
6 |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 | 白杰 | 1999 | 教育厅、科技厅 |
7 | 内蒙古自治区机电控制重点实验室 | 齐咏生 | 2002 | 教育厅、科技厅 |
8 | 内蒙古新能源生产力促进中心 | 田瑞 | 2003 | 科技厅 |
9 | 内蒙古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 岑海堂 | 2003 | 科技厅 |
10 | 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吕凯 | 2004 | 科技厅 |
11 |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 田瑞 | 2007 | 科技厅 |
12 | 内蒙古自治区内燃机代用燃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郑培 | 2007 | 科技厅 |
13 | 内蒙古自治区轻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 | 刘慧敏 | 2007 | 科技厅 |
14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 徐德生 | 2007 | 教育厅 |
15 | 内蒙古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 | 刘向东 | 2009 | 教育厅 |
16 | 内蒙古创新方法研究中心 | 文宗川 | 2010 | 科技厅 |
17 |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刘铮 | 2010 | 科技厅 |
18 | 内蒙古自治区电能变换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刘利强 | 2011 | 科技厅 |
19 | 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 姜广君 | 2011 | 科技厅 |
20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创新科研实验基地 | 李春萍 | 2012 | 教育厅 |
21 | 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张永锋 | 2012 | 内蒙古发改委 |
22 | 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结构与力学重点实验室 | 王岚 | 2013 | 科技厅 |
23 | 内蒙古自治区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武建新 | 2013 | 科技厅 |
24 |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 | 韩丽萍 | 2014 | 教育厅 |
25 | 内蒙古自治区薄膜与涂层重点实验室 | 马文 | 2015 | 科技厅 |
26 | 内蒙古自治区低阶碳质资源高值功能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 刘全生 | 2015 | 科技厅 |
27 | 内蒙古自治区雷达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黄平平 | 2015 | 科技厅 |
28 | 内蒙古自治区理论与计算化学模拟重点实验室 | 杨桔材 | 2015 | 科技厅 |
29 | 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张印民 | 2015 | 科技厅 |
30 | 内蒙古化工产业领域创新方法应用研究基地 | 刘俞辰 | 2015 | 科技厅 |
31 | 内蒙古自治区CO2捕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洪海龙 | 2016 | 科技厅 |
32 | 内蒙古自治区风电技术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孟克其劳 | 2016 | 科技厅 |
33 | 内蒙古自治区感知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 房建东 | 2016 | 科技厅 |
34 | 内蒙古自治区风能太阳能利用机理及优化重点实验室 | 汪建文 | 2017 | 科技厅 |
35 | 内蒙古自治区煤基固废高效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 张永锋 | 2017 | 科技厅 |
36 | 内蒙古自治区生命数据统计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建模重点实验室 | 庞晶 | 2017 | 科技厅 |
37 | 内蒙古自治区石墨(烯)储能与涂料重点实验室 | 楠顶 | 2017 | 科技厅 |
38 | 内蒙古自治区基于大数据的软件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刘利民 | 2018 | 科技厅 |
39 | 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检测鉴定与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郝贠洪 | 2018 | 科技厅 |
40 |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 白朴存 | 2018 | 经信委 |
41 | 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与创新发展研究基地 | 首席专家 长青 | 2018 | 党委宣传部 |
42 | 内蒙古自治区发酵产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刘占英 | 2018 | 科技厅 |
43 | 多功能铜材料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 刘慧敏 | 2018 | 内蒙古发改委 |
44 | 内蒙古自治区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韩永全 | 2019 | 教育厅 |
45 | 内蒙古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培育) | 刘俊华 | 2019 | 教育厅 |
46 |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建筑模块化重点实验室 | 刘铮 | 2019 | 教育厅 |
47 |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培育) | 马剑龙 | 2019 | 教育厅 |
48 | 纺织行业风电叶片用纺织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 高晓平 | 2019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49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 孟克其劳 | 2019 |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
50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利用与开发技术科普示范基地 | 孟克其劳 | 2019 | 科技厅 |
51 | 生态型建筑材料与装配式结构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 刘曙光 | 2019 | 自治区发改委 |
52 | 内蒙古自治区特殊服役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 | 唐术锋 | 2020 | 科技厅 |
53 | 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科普教育基地 | 刘利民 | 2020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54 |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 | 孟克其劳 | 2020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55 |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 | 王岚 | 2020 |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56 | 生物发酵绿色制造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 刘占英 | 2020 | 自治区发改委 |
57 | 内蒙古自治区网络空间安全科普示范基地 | 王钢 | 2021 | 科技厅 |
58 |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实践科普示范基地 | 杜云刚 | 2021 | 科技厅 |
59 | 沙旱区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防御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姚德 | 2021 | 教育厅 |
60 |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竺宁 | 2021 | 教育厅 |
61 | 资源循环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张永锋 | 2021 | 教育厅 |
62 | 北疆安全监测信息技术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黄平平 | 2021 | 教育厅 |
63 |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网络安全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 | 王钢 | 2021 | 教育厅 |
64 |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智慧能源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 董朝轶 | 2021 | 教育厅 |
65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 连雪君 | 2021 | 教育厅 |
66 | 智慧农牧业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房建东 | 2021 | 教育厅 |
67 | 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李素英 | 2021 | 教育厅 |
68 | 先进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刘铁军 | 2021 | 教育厅 |
69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研究基地 | 王秀丽 | 2021 | 教育厅 |
70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基地 | 滕驰 | 2021 | 教育厅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8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37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0余篇。开展产学研合作800余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图书馆共有5个馆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3万册,电子图书152万种,电子报刊3万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07个。
- 学术期刊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内蒙古工业大学主办的工业技术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前身为《内蒙古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国家教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2004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学校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简报,系统地刊载和反映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各学科领域、各个时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学研究发展历程。
合作交流
编辑 播报
截至2023年6月,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1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与呼和浩特等9个盟市、自治区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华电集团等50余家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2019年获批教育部“世界知名大学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是双圆环圆形徽标,中间部分由“1951”及“内工大”推荐拼音字母“NGD”艺术字样组成,代表学校主要学科类型和建校时间;外环部分由蒙古文、中文、英文“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字样组成。
- 校旗
校旗为蓝色和红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白色校徽和蒙古文、中文、英文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字样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博学躬行,尚志明德
- 校风
唯实尚行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内蒙古工业大学地质技术与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入选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巾帼标兵岗拟表彰公示名单。
2022年4月24日,内蒙古工业大学雷达技术创新团队入围第七届“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