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群里认识一位大一学生的父亲,简单聊了一段时间,今天就浅谈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仅供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马哥背景:马哥微信昵称“马到成功”,下文我就叫他马哥吧。马哥从事快递运输行业,目前以漳州休闲食品和泉州鞋服为主要业务,农产品一般为干制品,下一阶段准备对接产区时令水果(因为我是农业行业的,咨询了他一些快递运输农产品的相关事宜)。马哥父亲从事果林业,儿子也是学农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大一,害,我有点啰嗦,上面介绍完马哥的背景,下面终于要切入到正题了。
马哥了解到我目前在XX学校硕士在读后,夸我优秀,希望以后让孩子多多向我学习,咨询我学校保研及考研条件等问题,打算让孩子之后也读研读博,可以和我成为校友,最终博士毕业后在福建的大学任教。马哥对孩子这样规划,孩子现在大一还没有分专业,大二分专业时,准备叫孩子先学习作物类,先了解作物成长阶段所遇到的病虫害表征,然后研究生再学种子类,研究育种抗逆方向,问我是否妥当?由此可见马哥对孩子的规划相较于一般从事农业的父母来说还是有一定见识的,但是我是这样回复马哥的。
答:"这个事情有些复杂,一句两句说不清。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目的选择阶段性的目标和方向。我的意思是指马哥您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读硕士后继续博士,然后去学校教学?还是读硕士后去工作?若是读博后想去大学任教的话,种子类在大学教学中并不讨好”。“而工作的话就要考验综合能力,建议孩子多学一些统计学和计算机知识,一个拥有农业+统计学+计算机的综合人才,肯定比只学农业的人才企业更愿意招募。大学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实践较少,所以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只学农业的话,在校园中,农业实践能力想提升也提升的有限,还是那句话,要根据您最终的目的选择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
马哥答:“确实,复合型人才很好,农业学校应该会学得很广的吧?”
答:“广是广,但是刚刚也说了,是理论性的知识,从种到收的实践是很少的。您说的“先了解作物成长阶段所遇到病虫害表征”,大学会教,但是是照片+讲解的形式,就像一个人读一本书一样,教的时候你会,但是读完后也就忘记了,还得靠实践。老师教了你病虫害的知识,你要经常下农业基地,去现场给作物确诊,并给出治疗方案。此外一般的实际情况是,老师教会了我们,但是我们下基地靠前次操作时,还是会忘记,要多来几遍才算是真正的学会”。很多农业学校的现实情况,农业类学校是会有农业基地,农科学生下农业基地的时机,只有一节课的时间,之后四年就不会再学习这门课了,因为还有下一门课、下下一门课要学习,这也是我一直说的学的很浅,或者四年后毕业时忘记差不多的原因。
马哥最后表示感谢,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交流,多多指点自己的孩子。
以上文字表达了主要意思,但是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观点也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该带着以下5个问题认识世界:1、我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我需要做什么事(流程拆解);3、可借鉴的实例是什么?有没有例外?4、事例的运行逻辑是什么?5、事例给我的启发和疑问是什么?
大家的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学习、讨论、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