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国际双年展上,一个名为“Myth神话”的作品出圈,被戏称是“科技与狠活儿”。
被配上迪斯科音乐后,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视频中,断臂维纳斯拥有了机械臂,人与轮椅共舞,老寿星穿上了机甲,50个“后人类”神话人物,跟着音乐“蹦迪”。
“Myth神话”是新媒体艺术家田晓磊的作品。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虚拟世界创作了十余年,拿下了多个艺术大奖。他在新媒体数字领域有许多富有“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创意表达,用人机结合、杂交错位、标本化的呈现方式,来聚焦关于人和技术的社会议题。
不少网友感慨,“艺术和鬼畜原来也能结合”“想到生物实验室”“这样的艺术对我来说太超前了”。
作品“神话”中的机械臂维纳斯。图/受访者微博
1月18日,九派新闻与田晓磊展开了一次对话。他谈到,“神话”是一套“屏幕福尔马林”式的展览,通过阵列的形式形成视觉冲击,用这些个体形象,来表达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但网络上大部分视频都把音乐给我‘二创’了,原版是非洲鼓的声音,结果换成迪斯科和街舞音乐,再配合视频闪切酷炫特效,果然青少年更知道怎么制造流行和传播,我无可奈何并欣然接受。”田晓磊说道。
以下是与田晓磊的对话。
工作中的田晓磊。
【1】“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创作主线
九派新闻:能否介绍一下“神话”系列的创作过程?
田晓磊: 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最早是有个概念,想做关于后人类的演化多样性的标本,做了两个后,发现需要更多的内容才能表达这个概念。最近两年陆续在扩充这个作品,目前有50多个“神话”人物。
九派新闻:“神话”中,最满意的一个作品是什么?
田晓磊: 都像是我思维的孩子,很难取舍。个人比较满意的是,维纳斯与机械臂结合体,以及寿星与高达的结合体。
九派新闻: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如何维持这样的创作热情?
田晓磊: 灵感很碎片。梦是个很好的脑洞工厂,在梦中,大脑的神经元会随即连接,产生混搭错位的事件和时空。保持小孩子的胡思乱想是很难的,但还是有些方法可以模拟,我只能尽量抓住珍贵的灵感瞬间。
九派新闻:有观众说,看您的作品,像在看一部科幻电影。
田晓磊: “神话”更像是一套屏幕福尔马林式的展览,通过阵列的形式形成视觉冲击,舞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科幻肯定是有的,但并不是电影的叙事形式,我希望观众能通过一个个的个体形象,思考后人类的话题和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九派新闻:您许多作品都和“人与技术”有关,如何看待人与技术的关系?
田晓磊: 我个人认为,技术与人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未来大部分人会生活在城市,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科技工具用来协作,有些会成为身体的插件,没有插件的裸体甚至会成为“残疾人”。这个生物演化的过程似乎是不可逆,技术也许是一种新的生命形态,与人博弈,结局不明。
田晓磊作品《神话》。
【2】我不喜欢沉闷和高冷的艺术
九派新闻:您的作品展出时,总是会吸引到年轻人的眼球,前段时间还上了社交平台的热榜,您怎么看待?
田晓磊: 可能会有些元素会吸引目光,吸引注意力确实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我不喜欢太沉闷和高冷的形式,先吸引在表达上也是个策略。但网络上大部分视频都把音乐给我“二创”了,本来原版是非洲鼓的声音,结果换成迪斯科和街舞音乐,再配合视频闪切酷炫特效,果然青少年更知道怎么制造流行和传播,我无可奈何并欣然接受。
九派新闻:创作的靠前个虚拟作品是什么?
田晓磊: 最早是高二买电脑后,就开始玩3D软件,真正的作品大概是大学时期才算有。
九派新闻:这些虚拟作品里,有您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的投射吗?
田晓磊: 我觉得好作品是应该与现实有关系的,反应时代特征的。我们的时代是人与技术越来越紧密结合的时代,是人类向虚拟世界迁徙的时代,技术来得太快,人还来不及适应,恐惧感会一直伴随着技术对身体和生活的入侵。人慢慢被技术控制,但也利用技术享受其中,这种矛盾的心理,我觉得会伴随很长一段时间。有时,街上看到勇闯红绿灯的送餐快递小哥,他们是被算法和数据控制的人矿吗?而且随时可以替换一个新的。
田晓磊作品《诗歌》。
九派新闻:当代艺术有时会伴随着一些争议,您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田晓磊: 当然,我觉得当代艺术是创新的一种,是对现有文化存量边界的挑战,当然会引起争议。我认为,没有一点争议的作品反而是有问题,争议是帮助下次创新的燃料。
九派新闻:您曾提到,不想把作品想做得很乐观或悲观,而是想做成一个party,为什么?
田晓磊: 我觉得太有引导性会产生说教感,我不喜欢非黑即白,让观众自己解读会很有意思吧。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com